[实用新型]一种多用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95184.9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80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闵贵娟;彭显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A61B17/12;A61H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 动脉 穿刺 术后 下肢 制动 装置 | ||
一种多用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制动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部设置有止血组件,所述基板中部平行设置两个膝关节固定组件,所述基板下部设置踝泵运动组件,所述基板的同侧边分别设置两个夹持组件。本实用新型可以稳定的固定在病床边缘,保证对患者下肢的定位效果,且设置了可调节位置的止血组件,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使患者下肢不会轻易位移,止血组件能够便捷的调整压迫止血板的位置,踝泵运动组件可使患者在需要进行踝泵运动时,限位筒可以稳定下移对患者脚背进行前后限位,并能旋转带动患者脚部进行正反拉伸运动,促进患者下肢恢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用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股动脉穿刺术是一种介入微创手术,为防止术后穿刺点出血,需要对股动脉穿刺点进行有效的压迫止血,股动脉穿刺点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内侧,左手食指和中指触及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常规采用标准重量的沙袋或者盐袋直接置于穿刺点上进行压迫止血,且需要对患者下肢进行限位制动,令患者下肢无法弯曲,以保证护理恢复效果。
随着股动脉穿刺术术后护理的不断进行,在现有的护理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发现了下述问题:现有的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压迫制动固定装置,其整体固定效果仅通过与患者腰部连接腰带实现,装置整体稳定性不足,在自制力较弱的患者使用或者患者睡眠过程中,装置整体仍会轻易的跟随患者移动,导致伸直制动达不到所需的时间;且现有的止血压迫结构无法根据不同体型患者调整压迫止血结构的位置,导致装置的适用性不强;同时现有的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压迫制动固定装置,没有设置能辅助患者进行踝泵运动的结构,导致下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不顺畅,影响患者下肢术后功能恢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制动装置,稳定性好,不会轻易跟随患者移动,可根据不同体型患者调整压迫止血结构的位置,能辅助患者进行踝泵运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多用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制动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部设置有止血组件,所述基板中部平行设置两个膝关节固定组件,所述基板下部设置踝泵运动组件,所述基板的同侧边分别设置两个夹持组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止血组件包括安装板、轨迹窗、活动板、压迫止血板,所述安装板通过底端柱状轴安装在基板上,所述安装板末端贯穿设置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末端与基板螺纹连接,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轨迹窗,所述轨迹窗内壁与活动板贴合,所述活动板中心处贯穿设置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底端通过轴承座设置有压迫止血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板通过底端水平部分末端安装的柱状轴与基板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为弧形,所述活动板与轨迹窗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上对称设置两个调节螺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膝关节固定组件包括内衬板和外保护套,所述内衬板固定设置于基板中部,所述内衬板外周设置有外保护套。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衬板和外保护套均为弧形,所述内衬板为弹簧钢薄片,所述外保护套的材质为硅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踝泵运动组件包括与基板上端面边侧固定的固定螺栓、垂直侧板、固定板和限位筒,所述固定螺栓顶端与内螺纹套筒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套筒通过外侧轴承座贯穿设置于垂直侧板上,所述垂直侧板底部通过轴承座贯穿设置有水平轴,所述水平轴末端固定设置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端边侧固定有两个平行设置的限位筒。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螺纹套筒通过外侧的轴承座与垂直侧板转动连接,所述两个内螺纹套筒对称设置于垂直侧板上,所述固定板通过水平轴与垂直侧板转动连接,所述水平轴顶端边侧水平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塑料材质的限位筒。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与基板边侧固定有水平侧板,所述水平侧板末端通过轴承座贯穿安装有两个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与活动夹板连接,所述活动夹板上端面和水平侧板下端面均固定粘贴有橡胶防滑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951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瓶机瓶口挤压机构及其相应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余热回收节能环保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