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菜共生用硝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90095.5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28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曹伯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百源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A01K63/04;A01G31/02;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朱希敏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生 硝化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菜共生用硝化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槽,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水槽的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两根平行设置的支架,两根所述支架的顶部共同连接有养殖槽,并且养殖槽位于水槽的顶侧位置,所述水槽侧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并且支撑柱的顶部和养殖槽侧壁的顶部共同支撑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安装有硝化机构,所述水槽的内部设置有水泵,水泵的表面安装有竖直的竖管,所述竖管的顶端延伸至横板的顶侧位置并与硝化机构相连通,所述养殖槽底部设置有连通养殖槽内部与外部的短管,短管的外围且位于养殖槽的内壁位置罩设有外罩。简而言之,本申请技术方案,不仅保障了硝化的效果,还有效提升了硝化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菜共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鱼菜共生用硝化设备。
背景技术
鱼菜共生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在传统的水产养殖中,随着鱼的排泄物积累,水体的氨氮增加,毒性逐步增大,而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水产养殖的水被输送到水培栽培系统,由细菌将水中的氨氮分解成亚硝酸盐然后被硝化细菌分解成硝酸盐,硝酸盐可以直接被植物作为营养吸收利用,鱼菜共生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也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有效方法,鱼菜共生对消费者最有吸引力的地方有三点:第一种植方式可自证清白,因为鱼菜共生系统中有鱼存在,任何农药都不能使用,稍有不慎会造成鱼和有益微生物种群的死亡和系统的崩溃,第二鱼菜共生脱离土壤栽培,避免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因此鱼菜共生系统蔬菜和水产品的重金属残留都远低于传统土壤栽培,第三鱼菜共生系统蔬菜有特有的水生根系,如果鱼菜共生农场带着根配送的话,消费者很容易识别蔬菜的来源,避免消费者产生这个菜是不是来自批发市场的疑虑,为了实现鱼菜的合理搭配和大规模种养,国际上的主流做法是将鱼池和种植区域分离,鱼池和种植区域通过水泵实现水循环和过滤。
而鱼菜共生系统里面,要实现大规模、长周期的养殖,硝化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而硝化的方法往往采用硝化细菌,硝化细菌是一群好氧厌光的化能自养生物之统称,细菌能通过食用无机氮化合物生长,硝化细菌以二氧化碳为碳源,通过代谢将氨或铵盐氧化成硝酸盐,硝化细菌可以用不含有机碳的培养基培养,许多品种的硝化细菌具有复杂的内部膜系统在关键位置为硝化酶:氨单加氧酶将氨氧化为羟胺,和亚硝酸盐氧化还原酶将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硝化作用是一个生物用氧气将氨氧化为亚硝酸盐继而将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的作用;现有的鱼菜共生硝化设备存在以下不足:
一:硝化细菌的培养速度较慢,导致硝化效果差;
二:硝化的步骤复杂,硝化的过程不可持续循环,导致硝化的效率低;
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鱼菜共生用硝化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鱼菜共生用硝化设备,解决了现有硝化设备的硝化细菌的培养速度较慢,导致硝化效果差、硝化的步骤复杂,硝化的过程不可持续循环,导致硝化的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鱼菜共生用硝化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槽,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水槽的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两根平行设置的支架,两根所述支架的顶部共同连接有养殖槽,并且养殖槽位于水槽的顶侧位置,所述水槽侧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并且支撑柱的顶部和养殖槽侧壁的顶部共同支撑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安装有硝化机构,所述水槽的内部设置有水泵,并且水泵的表面安装有竖直的竖管,所述竖管的顶端延伸至横板的顶侧位置并与硝化机构相连通,所述养殖槽底部设置有连通养殖槽内部与外部的短管,所述短管的外围且位于养殖槽的内壁位置罩设有外罩,并且外罩的底端设置有通孔,所述养殖槽的内部且位于外罩的顶侧位置设置有养殖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百源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镇江百源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900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卧轴搅拌减速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碳化硅质加工的清洁型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