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JTAG的芯片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87600.0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01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R31/317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jtag 芯片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涉及嵌入式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JTAG的芯片连接结构。包括:第一JTAG接口、信号选择器、N个芯片;第一JTAG接口与N个芯片均具有模式选择TMS端、数据输入TDI端、时钟TCK端和数据输出TDO端;N个芯片的TMS端连接至第一JTAG接口的TMS端;N个芯片的TDI端连接至第一JTAG接口的TDI端;N个芯片的TCK端连接至第一JTAG接口的TCK端;第一JTAG接口的TDO端连接至信号选择器的第一端,N个芯片的TDO端连接至信号选择器的N个第二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的基于JTAG的芯片连接结构,信号能够直达待处理芯片或待处理芯片组,不需要流经非目标芯片,对于目标芯片的信号传输时延更短,能够提高对于芯片的信号传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涉及嵌入式领域,特别涉及基于JTAG的芯片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联合测试工作组(Joint Test Action Group,JTAG)是一种国际标准测试协议(IEEE 1149.1兼容),主要用于芯片内部测试。现在多数的嵌入式处理芯片都支持JTAG协议来进行在线调试或程序升级,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精简指令处理器(AdvancedRISC Machine,ARM)、微处理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等。
当一个系统中含有多片嵌入式处理芯片时,相关技术采用单个JTAG接口以菊花链形式将所有芯片串联起来实现下载编程,能够节省多个JTAG接口所占用的PCB空间;在嵌入式系统处于封闭机箱时,不进行拆卸的情况下能够将JTAG接口引到封闭机箱外。但对于JTAG接口以菊花链形式实现的串行链接,信号均需要按照串行链接的顺序传输,信号无法快速传输至指定芯片或指定功能相同的芯片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JTAG的芯片连接结构,提高信号传输至指定芯片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基于JTAG的芯片连接结构,包括:
第一JTAG接口、信号选择器、N个芯片;第一JTAG接口与N个芯片均具有模式选择(Test Mode Select,TMS)端、数据输入(Test Data In,TDI)端、时钟(Test Clock,TCK)端和数据输出(Test Data Out,TDO)端;
N个芯片的TMS端连接至第一JTAG接口的TMS端;
N个芯片的TDI端连接至第一JTAG接口的TDI端;
N个芯片的TCK端连接至第一JTAG接口的TCK端;
N个芯片的TDO端通过信号选择器连接至第一JTAG接口的TDO端;其中,第一JTAG接口的TDO端连接至信号选择器的第一端,N个芯片的TDO端连接至信号选择器的N个第二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提出的基于JTAG的芯片连接结构为并行连接,主要通过TDO端设置信号选择器实现对待处理芯片的选择。在相关技术中是以菊花链方式串联,信号传输至待处理芯片时,需要遍历待处理芯片前的所有芯片连接结构;而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于JTAG的芯片连接结构,信号能够直达待处理芯片或待处理芯片组,不需要流经非目标芯片,对于目标芯片的信号传输时延更短,能够提高对于芯片的信号传输效率。
另外,信号选择器,包括:多路复用器;其中,第一JTAG接口的TDO端连接至多路复用器的第一端,N个芯片的TDO端连接至多路复用器的N个第二端。
另外,信号选择器,还包括:与多路复用器连接的编码器;其中,编码器的第一端连接至供电电源,编码器的第二端接地,编码器的第三端连接至多路复用器的第三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876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墨烯发热碳膜
- 下一篇:一种精铸车厢上下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