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通讯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87395.8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8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郑劲松;朱发财;林胜青;谢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4W4/40 | 分类号: | H04W4/40;H04W4/48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明鑫;蔡学俊 |
| 地址: | 350506***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通讯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通讯模组。包括用于实现模组WIFI通信功能的双WIFI模块、用于实现模组蓝牙通信功能的BT5.0蓝牙模块、用于实现对双WIFI模块及BT5.0蓝牙模块通信控制的主芯片,主芯片包括用于实现模组与车辆进行数据交互的PCIE/SDIO接口、UART/PCM接口。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汽车通讯可靠性及大数据量下载速率,且功耗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通讯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WIFI+BT多功能模块都是支持802.11ac和BT4.2的。802.11ax采用1024QAM调制技术,160MHz带宽以及MIMO技术能够使数据速率最高达到1.2Gbps。BT5.0是最新的蓝牙技术,它能向下兼容,并且能够在提高可靠性的同时保持低功耗的网状网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通讯模组,以支持现如今对汽车多功能模块越来越多的要求,比如要求WIFI下更大的数据速率,比如要求蓝牙应用更可靠更低功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如今汽车多功能模组对WIFI大数据量要求,提供一种多功能通讯模组,提高汽车通讯可靠性及大数据量下载速率,且功耗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通讯模组,包括用于实现模组WIFI通信功能的双WIFI模块、用于实现模组蓝牙通信功能的BT5.0蓝牙模块、用于实现对双WIFI模块及BT5.0蓝牙模块通信控制的主芯片,主芯片包括用于实现模组与车辆进行数据交互的PCIE/SDIO接口、UART/PCM接口。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双WIFI模块包括两路WIFI电路,两路WIFI电路均连接有2.4G+5G双频天线,两路WIFI电路构成MIMO。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PCIE/SDIO接口与车辆WIFI控制对应接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UART/PCM接口中,UART接口与车辆蓝牙控制对应接口连接,PCM接口与车辆蓝牙音频对应接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WIFI电路包括双工器、滤波器、第一至第五电容,第一电容的一端与主芯片的5G WIFI信号端连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与双工器的WIFI信号发射侧连接,第三电容的一端与主芯片的2.4GWIFI信号端连接,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与滤波器的WIFI信号发射侧连接,滤波器的WIFI信号接收侧与第五电容的一端、双工器的WIFI信号发射侧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四电容的另一端、第五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接至地,双工器的WIFI信号接收侧与天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BT5.0蓝牙模块包括滤波器、第六至第八电容,第六电容的一端与主芯片的BT信号端连接,第六电容的另一端、第七电容的一端与滤波器的BT信号发射侧连接,滤波器的BT信号接收侧与第八电容的一端、天线连接,第七电容的另一端、第八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地。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汽车通讯可靠性及大数据量下载速率,且功耗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通讯模组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wifi(802.11ax)模块与主芯片连接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芯片的PCIE/SDIO部分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BT5.0模块与主芯片连接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主芯片的PCM/UART部分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理工学院,未经福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873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输送用通风阀门箱
- 下一篇:一种实验室的高分子树脂化学实验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