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86325.0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70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杨颂文;赵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20 | 分类号: | F24H1/20;F24H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黄志铖 |
地址: | 528513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热水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热水器,包括装有储水内胆的外壳、内置有加热部的即热杯和混水阀,储水内胆设有冷水进水管和热水出水管,即热杯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混水阀设有冷水端口、热水端口和混水端口,冷水端口连通冷水进水管,热水端口连通热水出水管,混水端口连通进水口,即热杯设置于储水内胆的内部。即热杯设置在储水内胆的内部,即使即热杯因焊接不好而导致漏水,也不会因为漏水导致人身安全问题,使用起来更安全可靠;同时,储水内胆的热水对即热杯有保温作用,即使在冬天,也不用担心即热杯的热量流失或者结冰,提高加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储水式电热水器在使用热水时需要漫长的等待,需要先将热水器内胆内的水加热,然后再混合冷水使用。随着储水箱里面的热水越来越少,出来的水温难以达到满意的温度,因此需要不断的增大内胆的容积。
中国专利文件CN204285773U在2015年4月22日公开了一种变频恒温型储水式电热水器,包括内置内胆加热器的储水内胆、内置杯体加热器的即热杯、自动混水阀和控制器,储水内胆还设有冷水进水管和热水出水管,即热杯还设有杯体进水管和杯体出水管,自动混水阀连通储水内胆的进水管、储水内胆的出水管和即热杯的进水管,控制器变频控制杯体加热器的功率。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混水阀,将在储水内胆中被内胆加热器预热的热水与冷水进行混合降温,再通过即热杯的杯体加热器补充能量差来达到用户所需的温度值,热水器混水后才接入即热杯,使得即热杯能够对混合后的热水进行加热,降低内胆热水的使用量,使得小体积的内胆变相提供大升数的热水。
但是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即热杯设置在热水器的外部,若出现漏水问题可能会导致人体的烫伤。同时,由于即热杯长时间暴露的外界,在冬天的时候,热量容易散失,降低加热效率,若在北方,还有结冰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电热水器,即热杯即使漏水也不会滴落在人体上,更加安全,而且可以避免热量的散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电热水器,包括装有储水内胆的外壳、内置有加热部的即热杯和混水阀,所述储水内胆设有冷水进水管和热水出水管,所述即热杯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混水阀设有冷水端口、热水端口和混水端口,所述冷水端口连通所述冷水进水管,所述热水端口连通所述热水出水管,所述混水端口连通所述进水口,所述即热杯设置于所述储水内胆的内部。即热杯可以直接成型于储水内胆内,也可以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安装进储水内胆内。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冷水经冷水进水管和冷水进水管进入储水内胆,然后在储水内胆内被预热,预热完成后热水通过热水出水管流出再经混水阀混水,(混水的温度尽量调低,保证满足即热杯全功率工作),混水阀的混合热水经水管后再经过进水口进入即热杯内进行二次加热,加热的水经过出水口流出,杯体的出水口可以连接花洒等沐浴设备,被加热后的热水经花洒供用户沐浴。在整个使用的过程中,即热杯的工作空间都是位于储水内胆内,由于处在储水内胆内,因此不用担心即热杯的漏水问题,即使即热杯因工艺原因漏水,也不会滴落到热水器外而造成人体烫伤。同时储水内胆内的热水对即热杯有保温作用,即使在冬天使用,即热杯也不会因为与冷空气换热造成热量散失或结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水内胆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即热杯插装于所述安装孔内,即热杯与储水内胆可拆卸连接。安装孔可以设置在储水内胆的任意一侧,即热杯可布置在储水内胆的任意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即热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外露于所述外壳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863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快速换粉的系统
- 下一篇:高强度低合金结构钢轧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