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超声波探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85503.8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67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冯惠伟;姜艳;唐明琦;张宇锋;吴明华;张键;杜雯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兴特种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4;G01N29/265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沈涛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超声波 探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的超声波探伤装置,属于不锈钢探伤装置技术领域。一种高效的超声波探伤装置,包括移动小车和安装在移动小车上的检测组件,检测组件通过横向伸缩杆与移动小车连接,检测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检测单元,检测单元包括竖向伸缩杆和安装在竖向伸缩杆下端的超声检测探头;竖向伸缩杆与横向伸缩杆连接,超声检测探头通过弹性连接组件安装在竖向伸缩杆的下端;弹性连接组件包括转动件、调节轴、调节弹簧和超声检测探头安装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超声波探伤装置,解决了目前在手工检测大规格圆钢时需手持超声波探伤仪,蹬着或是弯着腰手工对圆钢进行逐一的扫查,费时又费力,不利于操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的超声波探伤装置,属于不锈钢探伤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不锈钢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不锈钢产品被使用于各种复杂的使用环境,从而对不锈钢产品的使用性能要求提高。因而在产品检测时,需同时检测材料的内在质量。超声探伤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可以非破坏性地检查材料或机械部件的内部缺陷。现有技术中,在使用超声波探伤仪时,需手持,在手工检测大规格圆钢时,常常需要蹬着或是弯着腰手工对圆钢进行逐一的扫查,费时又费力,不利于操作。
申请号为201220001320.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辅助铁路车轮车轴超声波探伤的移动小车装置。它包括小车主体,小车主体上设置有顶格平台、抽屉和小车门,顶格
平台和抽屉内分别装设有便携式超声波探伤仪器和便携式数据分析用电脑,小车门内可存放便携式超声波探伤仪器。该专利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车轮车轴探伤检测,为操作人员提供了检测平台和数据分析平台,并提供了储物空间来放置探伤仪和用作工具箱,极大方便人工探伤操作,提高探伤效率。然而,圆钢探伤和车轮车轴的探伤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由于探伤的对象不同,使用工况也不相同,因此上述专利的技术方案难以直接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超声波探伤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的超声波探伤装置,包括移动小车和安装在所述移动小车上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通过横向伸缩杆与所述的移动小车连接,所述的检测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竖向伸缩杆和安装在所述竖向伸缩杆下端的超声检测探头;所述竖向伸缩杆上端与所述的横向伸缩杆连接,所述超声检测探头通过弹性连接组件安装在所述竖向伸缩杆的下端;所述弹性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横向伸缩杆下端固连的转动件、与所述转动件固连的调节轴、套装在所述调节轴上的调节弹簧和活动连接在所述调节轴末端的超声检测探头安装座;所述的调节轴的至少上段为螺纹段,该螺纹段上设有一调节螺帽,所述的调节弹簧一端弹压在所述的调节螺帽上,另一端弹压在所述的超声检测探头安装座上。
在对圆钢进行超声探伤时,不仅需要手持探伤仪,还需要将探伤仪贴靠在圆钢上,并施加一定的力,使探头与圆钢间的压力符合要求,方能进行检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检测单元设有3个。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竖向的3根竖向伸缩杆可上下伸缩调节,并在基于横向伸缩杆左右移动调节各自的间距,然后锁定;竖向连接杆的下端用万向节、关节球等转动件连接探头,使探头可以360度自由调节,上述设置,可始终使探头与圆钢表面保持垂直,与圆钢表面充分耦合。通过调节螺帽还可充分调节弹簧的力,这样,当圆钢表面坑洼时,也能保持充分的接触并保持探头与圆钢间的合适压力。并可以在超声探头基于圆钢凹凸不平的表面移行时,起到减震的作用。具体使用时,检测员按要求推动移动小车,探头在圆钢表面前后运动,将信号传回仪器,便可在显示器查看。上述方案解决了目前在手工检测大规格圆钢时需手持超声波探伤仪,蹬着或是弯着腰手工对圆钢进行逐一的扫查,费时又费力,不利于操作的问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转动件为万向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转动件为关节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兴特种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永兴特种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855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清理的铅蓄电池放置箱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镜头保护罩及拍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