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壳体底板清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85353.0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52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强;朱开山;刘祯福;周刚;卢美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02 | 分类号: | B08B1/02;H01M50/1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诚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67 | 代理人: | 翟灿鹏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壳体 底板 清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壳体底板清洗装置,它包括传送带、主动辊Ⅰ、清洗辊、主动辊Ⅱ、导向杆,传送带为设置在两边,主动辊Ⅰ、清洗辊、主动辊Ⅱ依次设置在两个传送带之间,均可主动旋转,与电池底板接触连接,主动辊Ⅰ前侧传送带上方设置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导向杆,导向杆与电池活动接触连接,所述的清洗辊设置有刷毛,本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巧妙,无须人工翻转电池进行清洗,确保清洗生产线可连续不间断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清洗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池壳体底板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蓄电池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先做电池板,然后放到壳体中进行封装,封装完上盖后,一般需要进行清洁清洗处理,而后进行包装,目前的清洗方式多为流水线清洗,包括前、后、侧面、顶面的清洗装置,但是存在的问题在于,电池在流水线上,其底板部分一直由输送带承载,不容易被清洗到,需要人工翻转后进行处理,从而导致清洗效率较低,且浪费人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电池壳体底板清洗装置,结构设计合理,节省人工,提高清洗效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池壳体底板清洗装置,它包括传送带、主动辊Ⅰ、清洗辊、主动辊Ⅱ、导向杆,传送带为设置在两边,主动辊Ⅰ、清洗辊、主动辊Ⅱ依次设置在两个传送带之间,均可主动旋转,与电池底板接触连接,主动辊Ⅰ前侧传送带上方设置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导向杆,导向杆与电池活动接触连接,所述的清洗辊设置有刷毛。
还包括推动轮,清洗辊上方前侧设置推动轮,两个推动轮对向设置,水平主动旋转,其轮面与电池侧板接触连接。
还包括清洗液槽,其设置在清洗辊正下方,其内盛装有清洗液,清洗辊的辊面刷毛转到下方时与清洗液接触。
主动辊Ⅰ、清洗辊、主动辊Ⅱ的转轴相互平行,均与动力驱动装置连接,三辊的转向相同,清洗辊的转速较高;所述的动力驱动装置为电机。
所述的传送带上表面与主动辊Ⅰ、清洗辊、主动辊Ⅱ的上沿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主动辊Ⅰ与主动辊Ⅱ的距离小于电池的长度距离,电池会依次从主动辊Ⅰ、清洗辊、主动辊Ⅱ上方通过。
所述的导向杆为弧形杆,两个对称设置构成喇叭口,用于将传送带上方的电池校正位置后,进入到推动轮处,进一步地,所述的导向杆为光滑不锈钢圆杆。
所述的导向杆通过支架与传送带两侧的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的推动轮通过轮座与机架连接;所述的推动轮通过轮座与机架固定连接,推动轮轮轴与电机输出端连接。
所述的导向杆出口宽度略大于电池宽度,两个导向轮的最小距离等于电池的宽度,所述的推动轮为胶轮。
所述的主动辊Ⅰ、主动辊Ⅱ为不锈钢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电池经过导向杆收口后,摆正位置进入两个推动轮之间,由清洗辊对电池底部进行清洗,由主动辊和推动轮共同带动电池前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巧妙,无须人工翻转电池进行清洗,确保清洗生产线可连续不间断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清洗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传送带,2-主动辊Ⅰ,3-清洗辊,4-主动辊Ⅱ,5-推动轮,6-导向杆,7-电池,8-轮座,9-清洗液槽。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853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