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断式采茶器的叶茎防压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84998.2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92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春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6/04 | 分类号: | A01D46/0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顺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43 | 代理人: | 吕培新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断 采茶 叶茎 防压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断式采茶器的叶茎防压伤结构,其包括折断器、拨杆组件和左右两个转盘,拨杆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一个转盘相接,转盘用于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折断器转动设置在拨杆组件外侧,所述拨杆组件与折断器配合处形成捏合位,拨杆组件和/或折断器表面对应捏合位设有柔性面,柔性面内侧设有弹性腔。此款折断式采茶器的叶茎防压伤结构优化了捏合时柔性材料的设置,解决了茶叶损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茶器,特别是一种折断式采茶器的叶茎防压伤结构。
背景技术
我们研究并分解了人工采摘茶叶的全过程,主要包括将目标捏住、把目标折弯到90度左右、再把目标提起来这3个步骤来完成采摘动作。这个动作完全是依靠植物新梢的脆嫩性折断的,而非掐断或剪断(如果直接掐断或剪断,将会破坏较多的叶茎脉络,导致新稍中汁液流失严重)。
但是,目前的自动采茶机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出现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的缺点:
1、因为没有碎叶分选功能,为了更好的保证原料完整新梢率,降低了采摘器转速,效率不高。
2、虽然降低了转速,但依然无法从根本解决碎叶的问题,原料碎叶占比较高,鲜叶品质低。
3、因为没有碎叶分选功能,折断器支点设计了小圆弧,因为尖锐的支点更容易产生碎叶,而小圆弧虽然减少了碎叶的产生,但同时也降低了茶叶的采净率。
4、捏住目标的位置虽然设计了柔性材料,但柔性材料变形空间有限,当两个叶茎叠在一起被同时卷进去的时候,就会对茶叶叶茎形成压伤,降低鲜叶品质。
5、拨杆与折断器配合采摘的时候,为了提升寿命,在拨杆的两端加了轴承,用来提升耐磨性,但轴承与折断器每分钟约600次碰撞,产生了很大的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减少对新稍压损的折断式采茶器的叶茎防压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折断式采茶器的叶茎防压伤结构,包括折断器、拨杆组件和左右两个转盘,拨杆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一个转盘相接,转盘用于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折断器转动设置在拨杆组件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组件与折断器配合处形成捏合位,拨杆组件和/或折断器表面对应捏合位设有柔性面,柔性面内侧设有弹性腔。捏合位具有柔性弹性面,并且,弹性面背面具有弹性腔,因此,折断器使用时具有较强的弹性形变能力,即使遇到叶茎重叠并压在其表面时,也不压伤叶茎,从而提升产业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拨杆组件包括拨杆和柔性杆套,柔性杆套套设在拨杆外。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折断器包括刀辊、刀片和柔性辊套,柔性辊套设置在刀辊外,刀片设置在刀辊的一侧,刀辊的另一侧与柔性辊套之间设有所述弹性腔。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刀辊的表面轴向设有凹坑,凹坑与柔性辊套之间形成所述弹性腔。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刀辊的两端伸出柔性辊套外,所述拨杆的两端设有包胶轴承,包胶轴承用于与刀辊的两端触碰,所述柔性杆套与柔性辊套表面配合处形成所述捏合位。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柔性辊套和柔性杆套均为软性胶管,柔性辊套套设在刀辊外。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刀片包括刀板,刀板的两端分别为刀刃和刀柄,刀板沿刀辊外周切向伸出刀辊外,刀刃位于刀板的外端,刀柄呈弧形、并包住刀辊一侧的外周,刀柄通过连接件与刀辊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刀辊与转盘之间通过齿轮传动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春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春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849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作物生产加工用豆类分选设备
- 下一篇:垃圾挤压打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