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现调饮料瓶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84902.2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0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刘璐;赵锋;杜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23/04 | 分类号: | B65D23/04;B65D23/12;B65D8/04;B65D81/32;B65D85/81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饮料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现调饮料瓶,本实用新型为两部分,在上瓶体内贮存溶质,并用密封膜封口,在下瓶体内存溶剂,在下瓶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尖端,在使用时,只需将上瓶体按压后扭转,即可使使开口尖端插入密封膜中,在密封膜上割开一个易于溶质流出的口,使溶质流出。本实用新型实现饮料的现调现饮,增加用户参与感,从而提升用户信赖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饮料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现调饮料瓶。
背景技术
某些饮料在调配好的情况下不易长时间保存,需要添加防腐剂,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隐患,使用户的信赖度降低。现在也出现了一些溶质独立包装的产品,需要用户自己放入溶剂冲调饮用,这种产品并不适用于外带或者在没有溶剂的情况下使用。市面上也有用一层薄膜分隔溶质和溶剂的饮料瓶,在使用时只要用压力将薄膜这层阻隔打通,就可以实现溶质与溶剂的混合。
然而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薄膜破裂而导致溶剂泄露的情况,由于现调饮料混合后无法长时间保存,导致整瓶饮料的质量问题得不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溶质与溶剂的独立包装在连接的情况下混合的问题,提供一种现调饮料瓶,实现随时调配饮料,通过提高用户的参与感而使用户对产品的质量更加信赖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瓶体和下瓶体,上瓶体和下瓶体间通过软性胶料连接并密封,上瓶体和下瓶体间通过软性胶料支撑并具有间隙,下瓶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尖端,上瓶体的底部设置有密封膜。
下瓶体的顶部设置有固定薄片,开口尖端固定在固定薄片上。
固定薄片置于下瓶体截面圆周的偏外侧。
软性胶料外包裹有密封条。
密封膜为铝箔薄膜。
软性胶料为TPR橡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为两部分,在上瓶体内贮存溶质,并用密封膜封口,在下瓶体内存溶剂,在下瓶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尖端,在使用时,只需将上瓶体按压后扭转,即可使使开口尖端插入密封膜中,在密封膜上割开一个易于溶质流出的口,使溶质流出。本实用新型实现饮料的现调现饮,增加用户参与感,从而提升用户信赖度。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在软性胶料外包裹有密封条,有效的解决了运输过程中密封膜破裂从而导致饮品变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连接部分放大截面图;
图3为下半部分瓶体的顶端示意图;
图中,1.密封膜,2.开口尖端,3.密封条,4.上瓶体,5.下瓶体,6.软性胶料,7.固定薄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瓶体4和下瓶体5,上瓶体4和下瓶体5间通过软性胶料6连接并密封,上瓶体4和下瓶体5间通过软性胶料6支撑并具有间隙,下瓶体5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尖端2,上瓶体4的底部设置有密封膜1。下瓶体5的顶部设置有固定薄片7,开口尖端2固定在固定薄片7上。固定薄片7置于下瓶体5截面圆周的偏外侧。软性胶料6外包裹有密封条3。
优选的,密封膜1为铝箔薄膜。
优选的,软性胶料6为TPR橡胶,TPR橡胶为一类具有橡胶弹性同时无需硫化,可加工成型的热塑性软性胶料。
使用时,现将密封条3拉开,在向下按压上瓶体4至软性材料6变形,开口尖端2扎破上瓶体4底部的密封膜1,然后将上瓶体4按压着扭转至密封膜1出现一个易于溶质流出的开口,待上瓶体4中的溶质与下瓶体5中的水充分融和后,打开上瓶体4的瓶盖直接享用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849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流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海藻的物理破碎研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