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度可调节承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82944.2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14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杜春豪;顾欣;李红伟;张首彦;张慧敏;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中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4 | 分类号: | E02D27/14;E02D27/34;E02D15/04;E02D3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李想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度 调节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高度可调节承台,包括承台、以及锚固在承台内的两个或多个基桩,所述基桩锚固在承台内的部分外侧涂覆有第一油脂层,所述第一油脂层外包裹有塑料垫板,所述承台侧面水平方向上均匀设置有向外凸出的顶升支座,所述承台内位于基桩上方穿设有注浆管和排气管,所述塑料垫板为聚四氟乙烯板,所述注浆管和排气管外侧涂覆有第二油脂层,所述第二油脂层外包裹有塑料布,整个承台结构简单,可以实现承台和结构柱高度的多次调整,容易实施,通过承台和结构柱高度的调整,避免了地面沉降对地面构筑物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基承台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高度可调节承台。
背景技术
随着采矿业的发展和规模的逐渐扩大,我国采矿作业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越来越突出,对于地面上的构筑物的结构安全和稳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穿越采矿区的物料输送皮带、地上综合管廊等构筑物,严重影响了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结构自身的安全。由于沉降的渐变性和持续性,采用一次性大投入彻底穿透沉降层来解决地面沉降引起的构筑物安全问题,成本较高难以实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采矿业地面沉降导致的地面构筑物安全问题,提供一种新型高度可调节承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新型高度可调节承台,包括承台、以及锚固在承台内的两个或多个基桩,所述基桩锚固在承台内的部分外侧涂覆有第一油脂层,所述第一油脂层外包裹有塑料垫板,所述承台侧面水平方向上均匀设置有向外凸出的顶升支座,所述承台内位于基桩上方穿设有注浆管和排气管。
所述塑料垫板为聚四氟乙烯板。
所述注浆管和排气管外侧涂覆有第二油脂层,所述第二油脂层外包裹有塑料布。
所述基桩的底部锚固在土体中进行固定。
所述承台顶部固定有结构柱。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高度可调节承台,基桩锚固在承台内的部分外侧涂覆有油脂层,油脂层外再包裹一层聚四氟乙烯板,使得承台与基桩在竖直方向上可以发生相对位移;承台内位于基桩上方位置穿设有注浆管和排气管,排气管和注浆管的一端位于基桩桩顶,另一端伸出承台,排气管和注浆管外都涂覆有油脂层,油脂层外包裹有塑料布,从而使得排气管和注浆管可以在承台内上下移动;承台侧面水平方向上均布有顶升支座,可以通过千斤顶作用于顶升支座,调整顶升支座的高度,即可调整承台上部结构柱位置为初始位置状态,将结构柱位置调整到初始位置后,基桩桩顶和承台内产生间隙,通过注浆管注浆将浆料灌注到间隙内,对承台的位置进行固定,且灌注浆料后将排气管和注浆管位置下移到桩顶,可以实现承台和结构柱高度的多次调整,整个承台结构简单,容易实施,通过承台和结构柱高度的调整,避免了地面沉降对地面构筑物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基桩;2是承台;3是聚四氟乙烯板;4是顶升支座;5是注浆管;6是排气管;7是注浆空隙;8是结构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中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中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829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智能制造用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遮挡式键盘的医用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