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系留气球的可旋转连接装置和系留气球缆绳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81030.4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98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杜京纬;邹星荣;杨军;朱训宁;陈晓蓉;李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B64B1/66;B64B1/5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昕 |
地址: | 448035***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气球 旋转 连接 装置 缆绳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系留气球的可旋转连接装置和系留气球缆绳组件,可旋转连接装置包括:上、下接头,壳体,第一推力球轴承;壳体一端设置为开口,一端具有通孔;上、下接头都具有端头连接部和底座支撑部;下接头端头连接部从壳体的内部穿过通孔,并伸出到壳体的外部,底座支撑部嵌套在壳体内部,且底座支撑部的一侧与壳体的底部之间安装第一推力球轴承,使得下接头与壳体进行相对旋转;上接头的底座支撑部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到壳体的开口区域内部,且与下接头的底座支撑部相对安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系留气球与缆绳连接的方案,当系留气球在空中发生自旋时,而导致缆绳缠绕,影响使用安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旋转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用于系留气球的可旋转连接装置和系留气球缆绳组件。
背景技术
基于系留气球的使用需求,目前的系留气球与缆绳通常以快卸环、卸扣等连接机构进行连接,具有成本低的优势。
然而,系留气球在升空状态下,因气流等因素影响,会出现球体旋转的情况,造成系留缆绳缠绕扭曲,严重情况会导致缆绳断裂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系留气球的可旋转连接装置和系留气球缆绳组件,以解决现有系留气球与缆绳连接的方案,当系留气球在空中发生自旋时,而导致缆绳缠绕,影响使用安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系留气球的可旋转连接装置,包括:上接头1,壳体3,下接头4,第一推力球轴承5,固定螺栓7;
其中,所述壳体3为筒状结构,一端设置为开口,一端具有通孔;所述上接头1和所述下接头4都具有端头连接部和底座支撑部;所述下接头4端头连接部从壳体3的内部穿过所述通孔,并伸出到壳体3的外部,底座支撑部嵌套在壳体3内部,且底座支撑部的一侧与壳体3的底部之间安装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5,用于使得下接头4与壳体3进行相对旋转;所述上接头1的底座支撑部与壳体3的开口区域螺纹连接,并通过固定螺栓7固定上接头1与壳体3,且上接头1与下接头4的底座支撑部相对安装。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用于系留气球的可旋转连接装置中,所述壳体3内部设置有环形凸台,通过所述环形凸台将所述上接头1和所述下接头4相对设置的底座支撑部分隔开。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用于系留气球的可旋转连接装置中,还包括:卡簧2;
所述环形凸台接近所述下接头4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卡簧2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用于限制下接头4底座支撑部的位置。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用于系留气球的可旋转连接装置中,还包括:第二推力球轴承6;
所述第二推力球轴承6安装在所述下接头4的底座支撑部与卡簧2之间,用于缓解下接头4与卡簧2之间的摩檫力。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用于系留气球的可旋转连接装置中,所述上接头1和所述下接头4的端头连接部均设置为单耳结构,且开设有单耳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系留气球缆绳组件,包括:系留气球连接件 210、缆绳220,以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系留气球的可旋转连接装置230;
所述可旋转连接装置230的上接头1与所述系留气球连接件210的底部连接,下接头4与缆绳220的顶部相连接;
所述系留气球缆绳组件,用于在所述系留气球连接件210发生旋转时,带动所述可旋转连接装置230的上接头1以及与其固定连接的壳体3同时旋转,下接头4以及与其连接的缆绳220保持相对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未经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810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室内装饰的组装架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水煮复合膜用切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