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环保的木材去毛刺抛光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80995.1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45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 发明(设计)人: | 叶杰珍;叶国林;姚明凤;王天乐;陈笑兰;叶丽雯;叶润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景龙木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9/18 | 分类号: | B24B9/18;B24B41/06;B24B41/02;B24B41/00 |
| 代理公司: | 广东创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90 | 代理人: | 赵瑾 |
| 地址: | 516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环保 木材 毛刺 抛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的木材去毛刺抛光装置,包括机台、安装在机台处的打磨砂轮、驱使打磨砂轮转动的电机、以及木材调节机构,所述木材调节机构包括与机台固定连接的固定条、与机台滑动连接的活动条、与活动条铰接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驱使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同步移动的转盘和辅助齿轮,所述第一齿条与机台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条与机台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条与机台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木材去毛刺抛光装置,能够对木板的指定区域精准地进行毛刺去除,有效节约人力物力,避免无用功,减少资源的浪费,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材加工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节能环保的木材去毛刺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木材在进行加工时,首先要将木板表面产生的毛刺进行去除,以提高美观和安全性,这时需要用到毛刺去除设备。但是现有的毛刺去除设备,其在去除毛刺的过程中,无法精准地对木板的指定区域进行毛刺去除,浪费人力物力,亟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木材去毛刺抛光装置,能够对木板的指定区域精准地进行毛刺去除,有效节约人力物力,避免无用功,减少资源的浪费,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节能环保的木材去毛刺抛光装置,包括机台、安装在机台处的打磨砂轮、驱使打磨砂轮转动的电机、以及木材调节机构,所述木材调节机构包括与机台固定连接的固定条、与机台滑动连接的活动条、与活动条铰接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驱使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同步移动的转盘和辅助齿轮,所述第一齿条与机台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条与机台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条与机台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条朝向活动条的侧壁设置有缓冲条。
优选的,所述缓冲条与所述固定条弹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条与所述固定条通过弹簧弹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条与所述固定条间还设置有弹性球。
优选的,所述转盘上设置有第一轮齿,所述辅助齿轮上设置有与第一轮齿啮合的第二轮齿,所述转盘与所述辅助齿轮啮合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条上设置有与第一轮齿啮合的第三轮齿,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转盘啮合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条上设置有与第二轮齿啮合的第四轮齿,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辅助齿轮啮合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台设置有拱形顶,所述电机通过横移气缸与纵移气缸与拱形顶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盘上设置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机台上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所述活动条滑动卡入到第一滑槽、第二滑槽中,所述第一齿条卡入到第三滑槽中,所述第二齿条卡入到第四滑槽中。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环保的木材去毛刺抛光装置,能够对木板的指定区域精准地进行毛刺去除,有效节约人力物力,避免无用功,减少资源的浪费。具体的,待加工木板放置在机台表面,然后转动转盘以调节活动条的位置,使得活动条与固定条之间能够容纳下待加工木板,由于固定条朝向活动条的侧壁设置有缓冲条,待加工木板实际并不与固定条接触,而是与缓冲条接触,缓冲条与固定条弹性连接,能够在待加工木板移动时提供一定的缓冲空间,使得待加工木板移动更为顺畅,通过调节活动条,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木板;电机通过横移气缸与纵移气缸进行移动,以保证打磨砂轮与木板的指定区域对准,精准地进行毛刺去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节能环保的木材去毛刺抛光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节能环保的木材去毛刺抛光装置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景龙木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景龙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809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