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印机充电辊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80603.1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76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朱豪宇;彭建平;李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市芯美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G15/02 | 分类号: | G03G1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3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印机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印机充电辊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复印机充电辊,包括金属芯和连接端盖,所述金属芯外侧端部设有卡环,所述卡环外侧与连接端盖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端盖内侧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内侧与金属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连接端盖、卡环、环槽一、环槽二、环槽三、喷涂层,表面层外侧设有喷涂层,组装方便,且密封效果较好,环槽三的深度大于电镀层的截面厚度,且环槽三的深度小于导电弹性层的截面厚度,这种设置可以使橡胶套固定的更加牢靠,连接更加稳定,喷涂层可以使表面层的外表面更加的均匀、平整和光滑,有利于改善充电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印机充电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印机充电辊。
背景技术
成像装置的核心部件是有机光导鼓,它是形成图像(静电潜像和色粉像)的重要基础,光导鼓的基本结构是由导电基体(铝筒或其它金属材料)、其上的光导层和保护层组成,光导层是光敏材料,在暗环境中,电阻率很高,近似于绝缘体,受光照射后,会迅速成为导体,光导层在曝光前,由充电装置充上均匀电荷,受光照射后被曝光的部位表面电位变低形成图像上的黑区,电荷由导电基体对地释放,没有曝光的部位表面电位高,形成图像上的白区仍然维持原有电荷,这样在光导鼓表面就形成了一幅电位差潜像,充电辊的作用即是对光导鼓表面充上均匀电荷,充电辊是一种新型环保充电方式,这种方式减少臭氧的产生,而且充电均匀,无噪声,被广泛的运用在激光打印机内,在低速复印机内也有应用。
普通的复印机用充电辊的金属芯和橡胶套之间连接多使用胶水来进行固定,这种连接方式不仅污染较大,且连接不稳定,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松动,导致使用效果变差,此外普通的充电辊外表面层多为橡胶材质构成,其很难保证表面的平整和光滑性,导致充电时不够稳定和均匀,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复印机充电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印机充电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印机充电辊,包括金属芯和连接端盖,所述金属芯外侧端部设有卡环,所述卡环外侧与连接端盖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端盖内侧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内侧与金属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橡胶套包括电镀层,所述电镀层内侧与金属芯固定连接,所述电镀层外侧设有导电弹性层,所述导电弹性层外侧设有均匀电层,所述均匀电层外侧设有表面层,所述表面层外侧设有喷涂层。
优选的,所述金属芯外侧端部开设有环槽一,所述连接端盖内部开设有环槽二,所述环槽一和环槽二的截面均为半圆形设置,且环槽一和环槽二内侧设有卡环。
优选的,所述金属芯外侧中部开设有环槽三,所述环槽三的深度大于电镀层的截面厚度,且环槽三的深度小于导电弹性层的截面厚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端盖的数量为2个,且连接端盖对称分布在金属芯的左右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连接端盖、卡环、环槽一、环槽二和环槽三,安装时,将橡胶套固定在金属芯外侧的环槽三中,将卡环套设在金属芯外侧的环槽一中,再将连接端盖按压进金属芯的端部,卡环与环槽二相卡合,组装方便,且密封效果较好,环槽三的深度大于电镀层的截面厚度,且环槽三的深度小于导电弹性层的截面厚度,这种设置可以使橡胶套固定的更加牢靠,连接更加稳定;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喷涂层,表面层外侧设有喷涂层,喷涂层可以使表面层的外表面更加的均匀、平整和光滑,有利于改善充电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金属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端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市芯美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安市芯美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806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