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耦合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80512.8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36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董建锴;姜益强;程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D15/04 | 分类号: | F24D15/04;F24D17/02;F24S20/40;F24S80/3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李恩庆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耦合 空气 源热泵 供热 系统 | ||
一种太阳能耦合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属于供热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供热系统用途单一、系统可靠性低、系统使用时长受限的问题。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空气源热泵室外机及嵌套水箱,嵌套水箱包括外水箱及内水箱,内水箱的下部及套管式换热器的外管出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至太阳能集热器的入口,内水箱的上部及套管式换热器的外管入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太阳能集热器的出口,冷凝器、节流装置、套管式换热器的内管、空气源热泵室外机及压缩机通过管路连接形成循环回路,冷凝器设置于外水箱内,内水箱的顶部通过管路连接生活用水设备,外水箱的上部与下部分别通过管路连接供热管网的入口及出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耦合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属于供热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具有节能环保效益的家用供暖和制热水系统主要有空气源热泵、直膨式太阳能热泵、太阳能热水系统、空气源热泵系统等。然而,这些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都具有较为明显的缺陷:
1、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室外机在相对湿度较大及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容易结霜,当霜层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制热量会严重减少。因此,防霜或除霜是空气源热泵有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在严寒地区应用时,空气源热泵的性能将大大削弱,严重影响到制热(水)的可靠性和效率。
2、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和太阳能直接生产热水系统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且冬季室外管路易造成冻结,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时长。
上述这些系统基本都是分开的,家用时一般都只采用某一种系统形式,而单一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运行可靠性以及制热(制冷)的保证率都是非常有限的,这些固有的缺陷也是这些系统推广应用的最大瓶颈。并且,对于目前已有的太阳能耦合空气源热泵系统,存在系统造价高、空气源热泵需要持续运行、两种系统孤立叠加无法实现互相增效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的供热系统用途单一、系统可靠性低、系统使用时长受限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太阳能耦合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太阳能耦合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它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空气源热泵室外机及嵌套水箱,所述嵌套水箱包括外水箱及设置在外水箱内的内水箱,其中内水箱的下部及套管式换热器的外管出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至太阳能集热器的入口,内水箱的上部及套管式换热器的外管入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太阳能集热器的出口,所述冷凝器、节流装置、套管式换热器的内管、空气源热泵室外机及压缩机通过管路连接形成循环回路,其中所述冷凝器设置于外水箱内,内水箱的顶部通过管路连接生活用水设备,外水箱的上部与下部分别通过管路连接供热管网的入口及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内水箱位于冷凝器的上部。
进一步地,太阳能集热器的入口及出口对应连接设置有入口管路及出口管路,内水箱的下部及套管式换热器的外管出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入口管路,内水箱的上部及套管式换热器的外管入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出口管路。
进一步地,所述入口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水泵。
进一步地,内水箱的上部与出口管路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套管式换热器的外管入口与出口管路之间的连接管路上以及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连接管路上均安装有电磁阀。便于实现不同模式下各管路的通断。
进一步地,外水箱的上部与供热管网入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循环水泵。
进一步地,内水箱内设置有速热装置。
进一步地,内水箱及外水箱均连接有补水管路,且每个补水管路上均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地,外水箱底端连通设置有排污管路,且所述排污管路上设置有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805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z向运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篡改式舱底水排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