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学免疫用生物试剂放置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79734.8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43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赵兴旺;游弋;倪兵;宋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B01L9/00 | 分类号: | B01L9/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以知共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6 | 代理人: | 高建华 |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学 免疫 生物 试剂 放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医用器械领域的一种医学免疫用生物试剂放置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实际取用需要逐个抽出,从而使试剂在常温下长时间暴露,缩短了试剂保存的周期的缺陷。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方案包括圆形的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带有滑轨,滑轨沿壳体的中心处至壳体两端排列,相邻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有试管架;所述试管架包括上架体和下支座,所述上架体与下支座之间连接有竖向的栅板,所述栅板之间形成有相互间隔的放置槽,试管架表面带有用于握持的拉环,当医护人员需要取用试管时,仅需通过拉环将试管架拉出,此时试管表面暴露在医护人员的视野范围中,医护人员不需将试管取出,仅需根据试管表面的信息码取用需要的试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医学免疫用生物试剂放置架。
背景技术
生物制品系指以微生物、寄生虫、从无毒素、生物组织作为起始材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并以生物学技术和分析技术控制中间产物和成品质量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这种制剂为了保证活性一般对冷链保藏要求严格,即使在取用过程中也要做到快速取用,防止试剂长时间暴露在室温环境下。
现有的生物试剂放置架以公告号CN209222013U为例,主要是对生物制剂的混匀方式进行调整,以针对不同的试剂进行采用不同的混匀方式,通过抖动电机加强试剂混匀,混匀效果全面,操作简单,并且利用弧形架和防护垫将试管牢牢固定住,混匀时不易甩飞,避免安全隐患,避免损坏。
但是上述放置架依旧未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放置架或者放置盒对试剂取用时需要经过盲选(即医护人员需要将试剂抽出,观察试剂上的信息码以确认取用),在这种情况下,加长了试剂在常温下暴露的时间,缩短了试剂保存的周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取出试剂确定试剂种类,以减少试剂在常温下暴露时间的放置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医学免疫用生物试剂放置架包括圆形的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带有滑轨,滑轨沿壳体的中心处至壳体两端排列,且滑轨的轴向长度沿中心处至两端逐渐缩短,相邻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有试管架;
所述试管架包括上架体和下支座,所述上架体与下支座之间连接有竖向的栅板,所述栅板之间形成有相互间隔的放置槽,试管架表面带有用于握持的拉环,所述拉环延伸出壳体;
所述壳体的表面带有若干通孔,通孔的直径大于放置槽的直径且试管架抵靠至壳体内部最大行程时,放置槽与通孔一一对应。
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相对于公告号为CN209222013U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当医护人员需要取用试管时,仅需通过拉环将试管架拉出,此时试管表面暴露在医护人员的视野范围中,医护人员不需将试管取出,仅需根据试管表面的信息码取用需要的试管。
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相互扣合的左壳体和右壳体,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带有锁扣,所述锁扣包括位于左壳体的公扣和位于右壳体的母扣,左壳体和右壳体的铰接处带有合页。
有益效果:相对于便于直接取出的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中便于医护人员通过锁扣打开左壳体和右壳体,直观暴露壳体内装载的试管信息码,同时便于检查本装置的装载情况。
进一步,所述上架体与下支座之间的距离大于试剂的长度,且壳体表面带有盒盖,所述盒盖与壳体之间铰接有圆头销,所述圆头销位于壳体的顶部。
有益效果:相对于直接检查的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完成放置后医护人员可以旋转盒盖,以实现盒盖遮挡通孔,避免在摇匀过程中试管蹦出通孔。
进一步,所述栅板表面带有凹槽,所述凹槽处于同一直线,且凹槽的深度与试管平齐。
有益效果:相对于带有盒盖的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由于栅板表面带有凹槽,凹槽处于同一直线,所以滑动过程中尽量使手指落在凹槽范围中,便于试管在放置槽内转动,实现试管在医护人员视野中的变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797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具喷料嘴递送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可调流量的吸引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