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异种材料焊接接头弯曲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78410.2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84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廖金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海瑞产品质量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20 | 分类号: | G01N3/20;G01N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2 | 代理人: | 蒋秀清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材料 焊接 接头 弯曲 试验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异种材料焊接接头弯曲试验装置,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弯曲试验时,压头滑向母材强度及硬度较低的一侧,焊缝处未达到规定的弯曲变形量,造成试验失败,出现压偏现象的问题,其包括弯曲试验机,所述弯曲试验机上设置有弧形压辊,所述弧形压辊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顶部固定有试验垫板,所述试验垫板上固定设置有试件,所述固定台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夹紧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压辊在进行异种材料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时压偏的技术问题,实现一种材料焊接接头弯曲试验的精准测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弯曲试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种材料焊接接头弯曲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弯曲试验测定材料承受弯曲载荷时的力学特性的试验,是材料机械性能试验的基本方法之一。弯曲试验时,试样一侧为单向拉伸,另一侧为单向压缩,最大正应力出现在试样表面,对表面缺陷敏感,因此,弯曲试验常用于检验材料表面缺陷如渗碳或表面淬火层质量等。另外,对于脆性材料,因对偏心敏感,利用拉伸试验不容易准确测定其力学性能指标,因此,常用弯曲试马盒测定其抗弯强度,并相对比较材料的变形能力,测定材料承受弯曲载荷时的力学特性的试验,是材料机械性能试验的基本方法之一。弯曲试验主要用于测定脆性和低塑性材料(如铸铁、高碳钢、工具钢等)的抗弯强度并能反映塑性指标的挠度。弯曲试验还可用来检查材料的表面质量。弯曲试验在万能材料机上进行,有三点弯曲和四点弯曲两种加载荷方式。试样的截面有圆形和矩形,试验时的跨距一般为直径的10倍。对于脆性材料弯曲试验一般只产生少量的塑性变形即可破坏,而对于塑性材料则不能测出弯曲断裂强度,但可检验其延展性和均匀性展性和均匀性。塑性材料的弯曲试验称为冷弯试验。试验时将试样加载,使其弯曲到一定程度,观察试样表面有无裂缝。
焊接接头试板弯曲试验标准GB/T 2653-2008《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方法》规定了两种试验方法,其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为圆形压头弯曲试验,也称三点弯曲试验,适用于该种试验方法的弯曲试验机应用也最为普遍。但是,该弯曲试验方式在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试板压偏现象。特别是两种母材的焊接接头,焊缝两侧的母材之间、焊接接头和焊接热影响区之间的强度、硬度差别明显时,更容易出现压偏现象。弯曲试验时,压头滑向母材强度及硬度较低的一侧,焊缝处未达到规定的弯曲变形量,造成试验失败,出现压偏现象,不但造成试板材料与试板制作工时的浪费,还由于无法取得相关焊接性能数据,直接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需要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利用普通三点弯曲试验机,解决圆形压头弯曲试验中的试板压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弯曲试验时,压头滑向母材强度及硬度较低的一侧,焊缝处未达到规定的弯曲变形量,造成试验失败。出现压偏现象,不但造成试板材料与试板制作工时的浪费,还由于无法取得相关焊接性能数据,直接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异种材料焊接接头弯曲试验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压辊在进行异种材料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时压偏的技术问题,实现一种材料焊接接头弯曲试验的精准测试。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异种材料焊接接头弯曲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曲试验机,所述弯曲试验机上设置有弧形压辊,所述弧形压辊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顶部固定有试验垫板,所述试验垫板上固定设置有试件,所述固定台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夹紧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在进行弯曲试验之前将试验垫板固定设置在固定台上,并将试件的一端牢牢固定在试验垫板上,在完成固定安装后,再将弧形压辊降下,对试件与试验垫板进行弯曲试验,弯曲试验机得到数据,其中试验垫板固定设置在试验台上,并与试件固定连接,能够在弧形压辊降下时,对异种材料焊接接头形成有效固定,防止异种焊接接头中硬度较小的一侧滑入固定台中,焊缝处未达到规定的弯曲变形量,造成试验失败,有效地提高了试验效率,并避免了试件的物料浪费。
优选的,所述试验垫板与试件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并在试验垫板与试件的同侧一端上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海瑞产品质量技术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海瑞产品质量技术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784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合金减震内筒
- 下一篇:一种印刷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