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氧空调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78345.3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4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高文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0003 | 分类号: | F24F1/0003;F24F1/16;F24F1/12;F24F8/60;F24F13/30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马萍华 |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氧空调设备,换热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节流元件以及室内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设于空调室外机内;空调室外机内还设有制氧装置,制氧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散热部及散热管路,散热部设于空气压缩机的外壳体上,散热管路的一端与节流元件连通,另一端与室内热交换器连通,散热管路具有部分设于散热部内。制氧空调设备制冷模式下,从节流元件流出的低温制冷剂在流经散热管路时,与散热部产生热交换,进而降低空气压缩机的运行温度,提高制氧空调设备的运行可靠性。无需额外设置降温装置,成本低,且降温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氧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空调装置执行新风功能时,只能够使室内和室外空气进行循环流通,而室内空气的氧浓度无法满足要求,降低了用户使用体验。制氧装置能够增加空气的氧浓度,增加呼吸舒适性,制氧空调设备应运而生。参照图1,制氧装置一般集成设在空调室外机的内部,制氧装置主要包括空气压缩机230和分子筛240,空气压缩机230的主要作用是对室外环境中的空气进行压缩,抽离进分子筛240,分子筛240的主要作用是对进入到分子筛240内的空气进行吸附,吸附空气中的氮、二氧化碳等废气,只剩下氧气并输送进输入室内,从而提高室内空气的氧浓度。
空气压缩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由于空调室外机的四周钣金封闭,利用空气压缩机自带的风冷散热装置无法有效地对空气压缩机进行散热降温,导致空气压缩机的运行温度过高,容易触发过热保护,无法稳定运行,降低制氧空调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制氧空调设备,其能够有效地对制氧装置的空气压缩机进行降温,降低空气压缩机的运行温度,提高制氧空调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制氧空调设备,包括:
空调室外机;
换热系统,其包括依次连通的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节流元件以及室内热交换器,所述室外热交换器设于所述空调室外机内;
制氧装置,其设于所述空调室外机内,所述制氧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还包括:
散热部,其设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外壳体上;
散热管路,其一端与所述节流元件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连通,所述散热管路具有部分设于所述散热部内。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管路包括第一散热管路、第二散热管路以及第三散热管路,所述第一散热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节流元件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散热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散热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散热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散热管路设于所述散热部内。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管路和所述第三散热管路为软管。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散热管路呈U型。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部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下盖板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对接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散热管路的容纳槽。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板和/或所述下盖板内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阻尼减振材料。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减振材料的材质为液体。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部的材质为铝或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783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SMBR膜系统集成设备
- 下一篇:一种透气型耐火电缆桥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