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双杆打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77733.X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01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盛建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欧瑞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04 | 分类号: | B22D17/04;B22D17/22;B22D35/00;B22D41/24 |
代理公司: | 苏州佳捷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16 | 代理人: | 鄂艳涛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双杆打料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模具双杆打料机构,包括主体、喷料机构、打料机构和料道切换机构,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上端贯穿的储料仓、上下贯穿的滑杆通道、第二输料道和第四输料道,所述储料仓通过第二输料道与滑杆通道相连,所述主体后端设置有第一输料道,所述第一输料道与储料仓相连,所述第四输料道后端与滑杆通道相连,前端与所述喷料机构相连,所述打料机构内嵌于储料仓,所述料道切换机构内嵌于滑杆通道,通过打料机构和料道切换机构的配合工作可以实现模具内打料充分、防止料液回流、防止料液冷却凝固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料机构领域,特别涉及模具双杆打料机构。
背景技术
模具双杆打料机构是一种将高温料液压入模具的打料装置,由于模具在压铸时需要料液在恰当的时候被压入模具,因此普通的打料机在打料时由于没有防回流装置,从而压铸的模具会出现压铸不实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具双杆打料机构,解决产品因料液回流而出现的压铸不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模具双杆打料机构,包括主体、喷料机构、打料机构和料道切换机构,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上端贯穿的储料仓、上下贯穿的滑杆通道、第二输料道和第四输料道,所述储料仓通过第二输料道与滑杆通道相连,所述主体后端设置有第一输料道,所述第一输料道与储料仓相连,所述第四输料道后端与滑杆通道相连,前端与所述喷料机构相连,所述打料机构内嵌于储料仓,所述料道切换机构内嵌于滑杆通道。
进一步的是:所述打料机构包括第一压力装置和打料杆,所述打料杆下端内嵌于所述储料仓内,上端连接第一压力装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料道切换机构包括料道切换杆和第二压力装置,所述料道切换杆下端内嵌于所述滑杆通道,所述料道切换杆下端中部设置有第三输料道,所述料道切换杆下部设置有卸料道,所述料道切换杆上端连接第二压力装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喷料机构包括喷料箱,所述喷料箱前端设置有喷嘴,所述喷料箱内部设置有第五输料道,所述第五输料道前端连接至所述喷嘴的后端,使得在第二压力装置的作用下,所述第五输料道后端可通过所述第四输料道与第三输料道连通,所述卸料道可与第二输料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通过料道切换杆和打料杆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一个模具打料完成后,自动切换料道,并且保证第五输料道内的料液不会回流,同时可以避免下一次打料不充足造成的压铸不实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模具双杆打料机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主体1、第一输料道11、第二输料道12、储料仓13、第四输料道14、滑杆通道15;
喷料箱2、喷嘴21、第五输料道22;
打料机构3、打料杆31、第一压力装置32;
料道切换机构4、料道切换杆41,第二压力装置42、第三输料道43、卸料道4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欧瑞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欧瑞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777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