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豆红薯全自动收获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77615.9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38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会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正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13/00 | 分类号: | A01D13/00;A01D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2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豆 红薯 全自动 收获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豆红薯全自动收获机器人,包括底座、两组机架、铲刀、一号支撑辊、二号支撑辊、输送筛、一号减速电机、三号支撑辊、四号支撑辊、输送带、二号减速电机、控制箱、储料仓和行走轮机构,两组机架的侧壁均与底座的左端侧壁连接,铲刀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机架的相对内侧壁可转动连接,一号支撑辊和二号支撑辊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机架的相对内侧壁可转动连接,输送筛张紧套装在一号支撑辊和二号支撑辊上,一号减速电机的后端与前侧机架的外壁连接。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实现了土豆或红薯收获、筛选一体化,提高了土豆收集水平,减轻了人民的劳动强度和驾驶员的身体损伤,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土豆红薯全自动收获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土豆又名马铃薯,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热量,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其维生素含量是所有粮食作物中最全的。随着农业机械领域的发展,土豆收获机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需要及时跟上步伐,更是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土豆收获机亦可对红薯进行收获。现有技术中,土豆收获机的基本原理都是将土豆和泥土挖出地面,并进行土豆和泥土的分离,而经过土豆收获机的挖掘之后,从泥土中分离出的土豆仍然散落在土地中,需要人工再次进入土地中,然后将其收集起来,劳动强度非常的大,并且效率也较低,同时需要驾驶员操作机械进行挖掘,在对土豆进行挖掘时,尘土飞扬,对驾驶员的身体有很大的损伤。因此,需要一种全自动土豆收获筛选一体机,它操作简单,实现土豆收获、筛选一体化,提高土豆收集水平,减轻人民的劳动强度和驾驶员的身体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土豆红薯全自动收获机器人,实现土豆或红薯收获、筛选一体化,提高土豆收集水平,减轻人民的劳动强度和驾驶员的身体损伤,提高实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土豆红薯全自动收获机器人,包括底座、两组机架、铲刀、一号支撑辊、二号支撑辊、输送筛、一号减速电机、三号支撑辊、四号支撑辊、输送带、二号减速电机、控制箱、储料仓和行走轮机构,两组机架的侧壁均与底座的左端侧壁连接,铲刀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机架的相对内侧壁可转动连接,一号支撑辊和二号支撑辊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机架的相对内侧壁可转动连接,输送筛张紧套装在一号支撑辊和二号支撑辊上,一号支撑辊的输入端延伸至机架的外侧,一号减速电机的后端与前侧机架的外壁连接,并且一号减速电机的输出端与一号支撑辊的输入端连接,三号支撑辊和四号支撑辊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机架的相对内侧壁可转动连接,输送带张紧套装在三号支撑辊和四号支撑辊上,输送带的外侧壁上均布设置有多组拨片,二号减速电机的后端与前侧机架的外侧壁连接,三号支撑辊的输入端延伸至机架的外侧并与二号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箱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连接,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空腔,在控制箱的空腔内设置有控制系统,储料仓的底端与控制箱的顶端连接,储料仓的内部设置有顶端开口的腔室,行走轮机构设置在底座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豆红薯全自动收获机器人,行走轮机构由四组支撑座、两组转轴、动力电机和链条组成,四组支撑座的顶端均与底座的底端连接,两组转轴的侧壁分别与四组支撑座可转动连接,两组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轮毂,动力电机的顶端与底座的底端连接,动力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链轮,右侧转轴上设置有从动链轮,链条张紧套装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豆红薯全自动收获机器人,储料仓内设置有隔板和筛网,隔板的侧壁与储料仓的腔室内壁连接,将储料仓的腔室分隔成左腔室和右腔室,筛网的侧壁与储料仓的左腔室内壁倾斜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豆红薯全自动收获机器人,还包括两组伸缩缸和两组支撑板,两组伸缩缸的右端分别与两组机架的左端侧壁可转动连接,两组支撑板的侧壁分别与铲刀的两侧外壁连接,两组伸缩缸的输出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板的右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正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正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776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沉隔油池布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内置wifi控制的开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