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热液余热收集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77165.3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8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白瑞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16 | 分类号: | F22B1/16;F24D3/02;F23J15/06 |
代理公司: | 宁波瑞元智产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51 | 代理人: | 俞越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保税区兴业***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余热 收集 利用 装置 | ||
1.一种导热液余热收集利用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热油炉(3)、混合箱(5)和放置台(9),所述混合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组件(6),所述搅拌组件(6)的底部穿过混合箱(5)并位于混合箱(5)内,所述放置台(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箱(10)和储水箱(13),所述混合箱(5)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水泵(8),所述第一输水泵(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水管(7),所述第一输水管(7)的另一侧穿过加热箱(10)并位于加热箱(10)内,所述加热箱(10)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水泵(11),所述第二输水泵(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水管(12),所述第二输水管(12)的另一侧穿过储水箱(13)并位于储水箱(13)内,所述加热箱(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温度感应器(19),所述第一温度感应器(19)通过导线与第一输水泵(8)和第二输水泵(11)电性连接,所述导热油炉(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气管(16),所述排气管(16)的另一侧穿过加热箱(10)并固定连接在加热箱(10)的顶部,所述排气管(16)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净化器(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液余热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供电器(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液余热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混合箱(5)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液位器(4),所述混合箱(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液位表(22),所述第一液位器(4)通过导线与液位表(22)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液余热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层(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液余热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3)内固定连接有保温层(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液余热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温度感应器(20)和第二液位器(21),所述储水箱(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显示屏(23),所述第二温度感应器(20)和第二液位器(21)通过导线与显示屏(23)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液余热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6)包括电机箱(601)、转动电机(602)和搅拌器(603),所述电机箱(601)固定连接有混合箱(5)的顶部,所述电机箱(601)内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602),所述搅拌器(603)通过轴承穿设在混合箱(5)内,所述转动电机(602)的输出轴穿过混合箱(5)与搅拌器(603)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热液余热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警报灯(24),所述警报灯(24)通过导线与第二液位器(21)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液余热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6)呈曲折形状固定连接在加热箱(10)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液余热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所述控制器(2)通过导线与所有用电器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兰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771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毯切角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风寒感冒颗粒成分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