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务管道内壁污染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74614.9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25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琨;陈迅;李继强;刘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华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D5/00 | 分类号: | F17D5/00;F16M13/02;F16L55/045 |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郭冬梅 |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务 管道 内壁 污染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务管道内壁污染监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顶壁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下端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端设有监测器,所述固定杆上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杆上设有圆形块,所述圆形块与空腔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箱体密封连接有水管。通过设置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一弹簧,便于实现对固定杆的安装以及更换操作,进而实现对监测器的更换操作,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务管道内壁污染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发展,现在的环境也随之日益下降,环境污染问题越发严重,水是生命的源泉,人活着都离不开喝水,水质污染的问题也颇为严重,水源的污染不单只是源头的污染,在传输水的过程中也会造成污染,那就是管道污染了。
现有技术中,对管道的监测常常采用监测器系统,但是,现有的监测器系统其监测器不易更换,更换起来费时费力,影响监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监测器不易更换,更换起来费时费力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水务管道内壁污染监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务管道内壁污染监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顶壁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下端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端设有监测器,所述固定杆上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杆上设有圆形块,所述圆形块与空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箱体螺纹连接有水管。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由第二弹簧以及夹持件组成,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夹持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与空腔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夹持件为半圆形状。
优选地,所述圆形块内设有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两个所述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均关于圆心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为上下开口设置,所述第二凹槽为上端开口设置。
优选地,所述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机构关于固定杆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固定机构能够实现对固定杆的固定效果,防止固定杆上固定的监测器随着水流而造成晃动,造成摄像不稳定的情况;
2、通过设置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一弹簧,便于实现对固定杆的安装以及更换操作,进而实现对监测器的更换操作,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3、通过设置第二弹簧,监测器在水管中会受到水的冲击力,通过设置第二弹簧,便于实现对水的冲击力的缓解,对固定杆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务管道内壁污染监测装置的正视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务管道内壁污染监测装置的圆形块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务管道内壁污染监测装置的固定杆与第二凹槽的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务管道内壁污染监测装置的固定杆与第一凹槽的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11空腔、12第一弹簧、2固定杆、21监测器、22固定块、3固定机构、31第二弹簧、32夹持件、4圆形块、41第一凹槽、42第二凹槽、5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华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华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746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报警功能的人脸识别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层PETG板材自动压合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