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型建筑施工挤压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74178.5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87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董宏运;王勇;陈文龙;唐太;赵清军;王殿林;栾华锋;马贤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3/04 | 分类号: | B28B3/04;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建筑 施工 挤压 成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震型建筑施工挤压成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支架,且支架上安装有成型压板,所述支架上滑动安装有导向柱,且导向柱上固定安装有面板,所述导向柱上套接有弹簧,且面板上固定安装有模具,所述面板上固定安装有阻尼板,且底座上固定安装有侧挡板,所述侧挡板上固定安装有固定轴,且固定轴上转动安装有双头顶杆,所述双头顶杆上连接有螺柱,且侧挡板上固定安装有定位板;通过成型压板的挤压进行分散和成型,并且通过弹簧对模具进行软支撑和减震,使得模具具有可退性,防止在成型压板的压力过大时造成模具的变形损伤,同时避免建筑材料从成型面板的缝隙中漏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震型建筑施工挤压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物质基础,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材料的统称。目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适当地挤压,即将建筑材料挤压成小颗粒物或粉料物之后,再予以处理,以便于实现建筑材料的成型加工处理,改善建筑材料成型加工处理质量。目前,现有的挤压成型装置操作不便,挤压过程多为直上直下,其压力难以控制,在挤压的过程中,若压力过大时很容易对成型装置造成损坏,且无法保证物件成型后的质量,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减震型建筑施工挤压成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型建筑施工挤压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型建筑施工挤压成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支架,且支架上安装有成型压板,所述支架上滑动安装有导向柱,且导向柱上固定安装有面板,所述导向柱上套接有弹簧,且面板上固定安装有模具,所述面板上固定安装有阻尼板,且底座上固定安装有侧挡板,所述侧挡板上固定安装有固定轴,且固定轴上转动安装有双头顶杆,所述双头顶杆上连接有螺柱,且侧挡板上固定安装有定位板。
优选的,所述底座为球门型结构,且支架架设在底座上方,所述成型压板为液压伸缩型结构,安装在模具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导向柱插接在面板两侧的滑槽中,且导向柱顶端安装有限位板,所述弹簧连接在底座和面板之间,所述模具为箱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阻尼板竖直安装在面板的底部,且阻尼板侧面设置有防滑纹路,所述侧挡板和定位板相互垂直的连接,所述双头顶杆不对称的连接在固定轴上,构成杠杆结构,所述螺柱螺纹连接在双头顶杆的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底座和支架构成上下两部分的基础结构,分别用于模具和成型压板的安装,使用时将建筑材料放入模具中,通过成型压板的挤压进行分散和成型,面板以及模具为活动式结构,导向柱能够进行导向限位,并且通过其上的弹簧对面板以及其上的模具进行软支撑和减震,使得模具具有可退性,防止在成型压板的压力过大时造成模具的变形损伤,同时避免建筑材料从成型面板的缝隙中漏出;
2.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模具以及面板为活动安装,为了避免其在成型压板的下压下一触及退,造成材料成型效果不佳,通过转动双头顶杆,将其顶在阻尼板和定位板之间,产生的阻力能够通过阻尼板对面板进行定位,并且阻力通过杠杆式的双头顶杆进行放大,有效的制止了模具下移,直到成型压板的压力超过阻尼板受到的阻力,模具才会进行回退以避免受损,通过调节螺柱,能够增减双头顶杆与定位板之间的压力,从而调节了双头顶杆对阻尼板产生的阻力,改变模具的回退阈值,使用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本图1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中:底座1、支架2、成型压板3、导向柱4、面板5、弹簧6、模具7、阻尼板8、侧挡板9、固定轴10、双头顶杆11、螺柱12、定位板1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741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林蛙越冬池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地基土壤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