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能互补清洁供暖储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71450.4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4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孟越;徐长岭;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盛合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5/04 | 分类号: | F24D15/04;F24D19/10;F25B41/40;F25B43/00 |
代理公司: | 山东明宇知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29 | 代理人: | 钟文强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多能 互补 清洁 供暖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能互补清洁供暖储能系统,包括底板、互补箱和控制按钮,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互补箱,互补箱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控制按钮上端均镶嵌连接有数据显示窗,互补箱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阀。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冷凝器,而冷凝器均为平行设置,且冷凝器之间距离均相等,并且冷凝器均为对等设置,使装置内部在进行热交换时通过平行设置的冷凝器将制冷剂均匀的进行传输,使水快速凝结成中高温液体,从而使供暖储能系统的热交换作用提高,而冷凝器之间距离相等,使冷凝器在进行传输时更加稳定,在通过对等的传输再次加快其热交换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多能互补清洁供暖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在对储能过程进行分析时,为了确定研究对象而划出的部分物体或空间范围,称为储能系统。它包括能量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能量的转换和储存设备。储能系统往往涉及多种能量、多种设备、多种物质、多个过程,是随时间变化的复杂能量系统,需要多项指标来描述它的性能。常用的评价指标有储能密度、储能功率、蓄能效率以及储能价格、对环境的影响等。
但是现有的新型多功能互补清洁供暖储能系统在进行使用时不能有效的控制其内部热量、气压与电力大小,使得供暖储能系统在进行使用时会因为热量、气压与电力过大导致安全隐患增加,且新型多功能互补清洁供暖储能系统在进行冷凝时不够迅速,使供暖储能系统的热交换作用下降,其实用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多能互补清洁供暖储能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设计简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新型多功能互补清洁供暖储能系统在进行使用时不能有效的控制其内部热量、气压与电力大小,使得供暖储能系统在进行使用时会因为热量、气压与电力过大导致安全隐患增加,且新型多功能互补清洁供暖储能系统在进行冷凝时不够迅速,使供暖储能系统的热交换作用下降,其实用性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多能互补清洁供暖储能系统,包括底板、互补箱和控制按钮,所述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互补箱,所述互补箱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
所述控制按钮上端均镶嵌连接有数据显示窗,所述互补箱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一端固定连接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加热器一侧固定连接有给水泵,所述给水泵一侧固定连接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内侧固定连接有冷凝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内侧下端固定连接有盘管,所述蒸汽发生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一侧固定连接有分离器,所述分离器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液罐,所述储液罐一侧固定连接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控制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蒸汽发生器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铜管,所述铜管一侧固定连接有铝翅片,所述铜管为S型绕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凝器均为平行设置,且冷凝器之间距离均相等,并且冷凝器均为对等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离器、储液罐与换热器为同一控制系统,且分离器、储液罐与换热器为一体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控制阀为电压控制,第二控制阀为气压控制,第三控制阀为热量传输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器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加热管,所述加热器上端固定连接有出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多能互补清洁供暖储能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盖智勇现有的新型多功能互补清洁供暖储能系统在进行使用时能有效的控制其内部热量、气压与电力大小,使得供暖储能系统在进行使用时不会因为热量、气压与电力过大导致安全隐患增加,且新型多功能互补清洁供暖储能系统能快速进行冷凝,使供暖储能系统的热交换作用提高,其实用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盛合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盛合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714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视觉控制的红花拉拔采收试验台
- 下一篇:一种延展型橡胶密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