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辅助上下床及起身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69965.0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0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盈盈;南晨禹;戴伊威;冯姝慧;陈殊杭;蔡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7/015 | 分类号: | A61G7/015;A61G7/05;A61F5/00;A61G7/012;A61G7/053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舒良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上下床 起身 | ||
辅助上下床及起身器,包括:床板,包括背部支持板、中部支撑板和腿部支撑板;升降装置,支撑于床板的中部支撑板下方,包括底架、剪式升降架以及第一电动推杆;起身装置,设置于底架和床板之间,包括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均铰接于底架上,第二电动推杆的推动端通过连接带与背部支持板的底部相连;第三电动推杆的推动端通过连接带与腿部支撑板的底部相连接;转移装置,设置于升降装置上,包括第四电动推杆和连接件;第四电动水平安装于剪式升降架的升降部,其推动端与床板的中部支撑板铰接;以及电路控制装置,包括开关电源和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可以自行调整高度,可以辅助平稳起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上下床及起身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年龄的上升,老年群体也在进一步扩大,而且目前许多老年人都是独自在家,没有儿女的陪伴和照顾,老年人到晚年可能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脑血管的弹力和舒缩功能较差,易造成脑缺血。医学专家指出,人在深夜熟睡,由于代谢低、活动少,血流相对缓慢,血压相对偏低,神经肌肉等器官处于舒静的情况。这时如果在似醒非醒的朦胧状态下匆匆下床并起身,不但容易碰伤,更危险的是身体长时间处于平卧且血压偏低、血流缓慢的生理状态下,突然改变体位,由平卧变下地,大脑可呈现短暂性缺血,从而在迷蒙中发生缺血后的倾倒症状。轻者会眩晕、头昏、摇晃不稳,重者摔倒在地。老人起床一直有着因为大脑缺血、头脑混沌而发生意外的风险,且在老人下床时易失足摔倒骨折。
现有的辅助起床基本是使用倾斜上床板的方法来达到让老人竖起上身的目的,但是这种辅助起床只能扶起老人上半身,不能规避老年人由俯卧到下地动势变化带来的问题,体位的改变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现在市场上有的多功能护理床和辅助起床器,但是一个功能复杂,不便于老人操作,且在老人刚醒时头脑还未完全清醒,难以摸索。
另一个基本是使用倾斜上床板的方法来让老人竖起上身,不能辅助老人平稳站立,操作整个流程不够完整且整个装置是局部变动的 (仅上床板),操作较强硬,易引起老人不适。该种辅助起床器多为医疗装置,对于起身的高度角度有着自己的专业和规定,难以掌握和广泛使用。不太适用于普通老年人,只是局限于帮助老人坐起,缺乏辅助老年人起身的补充,对于未生病的老人来说坐起是不够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辅助上下床及起身的机器,该机器可以自行调整高度,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占地空间少,易挪放,适合老年人居家自用,也适合护理人员用来照顾老年人,具有很大的普及性和实用性。且可以辅助平稳起身,弥补了现有的辅助起床器的不足,给老年人提供完整的服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辅助上下床及起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床板,包括背部支持板、中部支撑板和腿部支撑板,所述中部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背部支撑板和腿部支撑板绞连在一起形成一头尾都可上下摆动的板体;
升降装置,支撑于床板的中部支撑板下方,包括底架、剪式升降架以及第一电动推杆,所述剪式升降架的升降部支撑于中部支撑板的底部,剪式升降架的底部与底架相连,用于调整中部支撑板的纵向高度;所述第一电动推杆设置于底架上,其推动端与剪式升降架的底部相连,用于驱动剪式升降架纵向升降以带动床板升降;
起身装置,设置于底架和床板之间,包括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其中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均铰接于底架上,第二电动推杆的推动端通过连接带与背部支持板的底部相连,用于驱动背部支持板绕其铰接处上下摆动;第三电动推杆的推动端通过连接带与腿部支撑板的底部相连接,用于拉动腿部支撑板绕其铰接处上下摆动;
转移装置,设置于升降装置上,包括第四电动推杆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安装于床板的中部支撑板底部;所述第四电动水平安装于剪式升降架的升降部,其推动端与床板的中部支撑板铰接,并使得其推动端沿床板的宽度方向伸缩,用于推出床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699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刨花板生产用刨花拌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氧板数控雕刻机故障维修专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