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结构卸载施工过程同步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68256.0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56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 发明(设计)人: | 许立山;贺晓飞;蒋凯;王文琦;刘猛;张睿;周千帆;王坤;倪武生;张轩奎;舒晶;彭晓军;赵瑞;张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5/00 | 分类号: | G01M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孙彦斌;晁璐松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结构 卸载 施工 过程 同步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卸载施工过程同步监测装置,包括:现场靶标部分,现场靶标部分包括多个监测点靶标和基准点靶标,多个监测点靶标分别布置在钢结构的不同监测部位上,基准点靶标布置在施工现场内钢结构卸载影响区域之外的稳固区域上;图像采集与控制部分,其包括图像采集设备和采集控制设备,采集控制设备和图像采集设备通信连接,图像采集设备用于采集钢结构卸载施工现场的各个靶标的图像;以及上位机,其与图像采集与控制部分通信连接;其中,多个监测点靶标和基准点靶标均布置在图像采集与控制部分的同一视场内。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钢结构卸载施工过程多个监测点的同步监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钢结构卸载施工过程同步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行业钢结构卸载施工过程中,由于结构荷载变化大,不同区域结构变形规律各有不同,为了确保在整个卸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考察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变形变化规律,需要在对结构进行卸载施工全过程结构性能仿真计算的同时,对施工过程结构不同点位的挠度进行监测,确保结构在卸载施工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目前常规的钢结构卸载监测为使用全站仪、水准仪等仪器来进行的,其存在的问题是:某一时刻只能获取一个监测点的挠度信息,当多于一个监测点时就存在监测点测量不同步的问题,不能够获取同一时刻各个监测点的挠度信息。为此,需要开发出一种钢结构卸载施工过程同步监测装置。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卸载施工过程同步监测装置,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卸载施工过程同步监测装置,包括:现场靶标部分,现场靶标部分包括多个监测点靶标和基准点靶标,多个监测点靶标分别布置在钢结构的不同监测部位上,基准点靶标布置在施工现场内钢结构卸载影响区域之外的稳固区域上;图像采集与控制部分,其包括图像采集设备和采集控制设备,采集控制设备和图像采集设备通信连接,图像采集设备用于采集钢结构卸载施工现场的各个靶标的图像;以及上位机,其与图像采集与控制部分通信连接;其中,多个监测点靶标和基准点靶标均布置在图像采集与控制部分的同一视场内。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钢结构上布置的监测点靶标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监测点靶标间隔粘贴在钢结构的不同位置上。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钢结构包括钢桁架、钢梁、钢壳体结构,钢结构上布置的监测点靶标的数量为五个,五个监测点靶标的布置方式为在钢结构跨中位置粘贴1个监测点靶标,在钢结构1/4跨度位置粘贴2个监测点靶标,在钢结构1/8跨度位置粘贴2个监测点靶标。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基准点靶标的数量为一个,一个基准点靶标粘贴在施工现场内钢结构卸载影响区域之外的混凝土柱或混凝土墙面上。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图像采集设备包括摄像头、摄像机、相机或扫描仪,采集控制设备为用来控制调节图像采集设备的拍照频率、曝光时间、焦距大小的设备。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上位机包括PC机、智能终端。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监测点靶标和基准点靶标均为具有LED光源的正方形靶标。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卸载施工过程同步监测装置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卸载施工过程同步监测装置设置有现场靶标部分、图像采集与控制部分和上位机,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现场靶标部分的基准点靶标设置在施工现场内钢结构卸载影响区域之外的稳固区域上,将多个监测点靶标设置在被测物上,并将图像采集设备设置在另一个稳定处,且多个监测点靶标和基准点靶标均布置在图像采集与控制部分的同一视场内,通过上位机的计算,可以实现钢结构卸载施工过程多个监测点同步监测,确保卸载施工作业过程中钢结构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682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加热器的管道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锚具锚板锥孔的扩充开口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