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可调式电池托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65298.9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40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华;袁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B60L50/60;H01M50/244;H01M50/249 |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耿梁 | 
| 地址: | 21415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调式 电池 托架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新能源汽车可调式电池托架,包括有托架和固定在托架的盖板,以及固定在托架和盖板两端的端盖。托架包括有矩形结构的底板、底板两侧朝上设有侧板,底板上相邻所述第一隔板可围成第一固定槽,第一固定槽用于固定安装电池块。盖板的横截面呈拱形结构,盖板内顶面上相邻第二隔板可围成第二固定槽,第二固定槽用于固定安装电池块。端盖固定在底板的第一隔板外侧和端盖的第二隔板外侧。电池块可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内,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设有多个,端盖可固定在底板的第一隔板外侧和端盖的第二隔板外侧,端盖挡在电池块外侧,电池块可选择性的固定安装。限位圈套在电池块上,限位圈起到固定电池块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固定架结构,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可调式电池托架。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作为动力源,电池组容量的大小决定汽车的形式里程。新能源汽车通常分为不同规格来销售,以满足不同的人群来使用。电池组由托架固定在车架上,电池组固定后不可活动组装,不可在托架上增加电池组来增加电池组的容量。想要增加电池组的容量需要进行改装,改装过程需要更换整个托架,改装比较费时费力,且整个改装的成本的较高。新能源汽车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电池组的安全性,尤其对于电池组的改装要求较高。就上述问题,急需一种可后期组装电池组的托架,托架上有多个固定槽,便于后期组装电池组以增加电池组的容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新能源汽车可调式电池托架,托架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电池块的固定槽,电池块依靠固定框安装在固定槽内,便于后期组装电池组以增加电池组的容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新能源汽车可调式电池托架,包括有托架和固定在托架的盖板,以及固定在托架和盖板两端的端盖;所述托架包括有矩形结构的底板,所述底板两侧朝上设有侧板,所述底板朝上设有多个第一隔板,相邻所述第一隔板可围成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用于固定安装电池块;所述盖板的横截面呈拱形结构,所述盖板内顶面朝下设有多个与第一隔板位置对齐的第二隔板,相邻所述第二隔板可围成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用于固定安装电池块;所述端盖固定在底板的第一隔板外侧和端盖的第二隔板外侧;所述侧板顶部开设有凹槽,一对所述侧板的凹槽内固定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套设在电池块上。
进一步的有,所述侧板沿顶部朝外设有第一翻边;所述盖板底部两侧朝外设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与第一翻边之间穿设有固定栓。
进一步的有,所述底板在第一固定槽内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侧板内侧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盖板在第二固定槽内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盖板两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端盖沿四周设有固定边,所述固定边上穿设有多个固定销,多个所述固定销分别穿设在第一安装孔、第一连接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二连接孔内。
进一步的有,所述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内分别安装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抵触在电池块的顶面和底面上。
进一步的有,所述端盖朝第一隔板或第二隔板一侧设有多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安装有弹性海绵,所述弹性海绵抵触在电池块外侧。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能源汽车可调式电池托架,包括有托架和固定在托架的盖板,以及固定在托架和盖板两端的端盖。托架包括有矩形结构的底板、底板两侧朝上设有侧板,底板上相邻所述第一隔板可围成第一固定槽,第一固定槽用于固定安装电池块。盖板的横截面呈拱形结构,盖板内顶面上相邻第二隔板可围成第二固定槽,第二固定槽用于固定安装电池块。端盖固定在底板的第一隔板外侧和端盖的第二隔板外侧。电池块可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内,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设有多个,端盖可固定在底板的第一隔板外侧和端盖的第二隔板外侧,端盖挡在电池块外侧,电池块可选择性的固定安装。限位圈套在电池块上,限位圈起到固定电池块的作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未经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652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电柜气体灭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物流取件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