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真空连续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64457.3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54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飞;俞培德;郭志勇;顾永升;周小磊;张杰;赵云辉;姚晶;李嘉欣;吴豪;刘冠一;袁丹;赵石;赵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F1/02 | 分类号: | F04F1/02;E21D9/13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彬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真空 连续 输送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真空连续输送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压力容器和第二压力容器,第一压力容器和第二压力容器连接有正压发生单元、真空发生单元、吸渣单元和排渣单元,排渣单元包括并联的输送泵排渣管路和备用排渣管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备用排渣管路在输送泵损坏时也能正常排渣,使该系统也能正常工作,不影响施工进度;通过真空发生单元使两个压力容器交替形成负压,从而使物料交替吸入压力容器内,并通过排渣单元实现交替排渣,从而使该系统进行连续吸渣排渣,保证施工进度;通过正压发生单元与两个压力容器连接辅助排渣过程,并通过正压发生单元与备用排渣管路连接,辅助备用排渣过程,从而不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真空连续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盾构掘进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下空间开发工程开始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法施工过程中遇地下水比较丰富的地层,或频繁对设备清洗时,隧道涌水涌泥现象较为严重,且水质较为浑浊,夹杂有沙石及大颗粒物。为保证施工效率,需将污水迅速排至洞外,因此排污设备应具备较强的耐污能力。由于设备空间有限,目前用于主机排污设备有潜水泵及气动隔膜泵。潜水泵可靠性较差,工作环境在液下,操作不当易出现抽真空现象,影响泵的使用寿命。气动隔膜泵经常出现吸料口堵塞或颗粒物较锋利造成膜片损坏,导致污水无法及时排出,影响施工效率。
随着隧道污水排放设备技术的发展,目前国内部分隧道施工开始使用真空吸料输送设备,该设备相对于潜水泵及气动隔膜泵而言,抗污染能力更强,可输送更大粒径的固体颗粒、粘度更大的浓泥浆,且故障率更低;但是目前这种设备吸料口频繁反浆、效率较低,且排料口输出压力、流量不稳定,存在一系列安全隐患。
申请公布日为2020年09月01日申请公布号为CN111606055A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真空吸料输送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压力容器和第二压力容器,第一压力容器和第二压力容器上连接有正压发生单元、真空发生单元、改良单元和吸排渣单元,真空发生单元与正压发生单元相连接,改良单元和吸排渣单元相连接。该系统可以实现连续不间断的吸渣和排渣,使得该系统稳定工作,但是该系统未设置备用的排渣管路,不能在输送泵损坏的情况下,继续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真空连续输送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真空输送系统不能在输送泵损坏的情况下继续工作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真空连续输送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压力容器和第二压力容器,第一压力容器和第二压力容器连接有正压发生单元、真空发生单元、吸渣单元和排渣单元,所述排渣单元包括并联的输送泵排渣管路和备用排渣管路,所述备用排渣管路与正压发生单元连接。通过设置备用排渣管路,在输送泵排渣管路不能正常使用时,开启备用排渣管路,依然能够保证该系统的正常工作;通过正压发生单元与备用排渣管路连接,保证备用排渣管路的顺利排渣。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控制输送泵排渣管路的排渣,所述输送泵排渣管路上设有输送泵,输送泵两端的输送泵排渣管路上分别设有一号阀和二号阀。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控制备用排渣管路的通断,所述正压发生单元通过备用正压管路与备用排渣管路连接;所述备用正压管路上设有三号阀;所述备用排渣管路上设有四号阀。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控制第一压力容器和第二压力容器的排渣,所述排渣单元通过排渣管路分别与第一压力容器和第二压力容器连接;所述排渣单元与第一压力容器之间设有五号阀;所述排渣单元与第二压力容器之间设有六号阀。
进一步地,为了清洗第一压力容器和第二压力容器,所述第一压力容器和第二压力容器还连接有冲洗单元。
进一步地,为了控制冲洗管路的通断,所述冲洗单元包括第一冲洗管路和第二冲洗管路,第一冲洗管路与第一压力容器连接,第一冲洗管路上设有七号阀;第二冲洗管路与第二压力容器连接,第二冲洗管路上设有八号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644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军警刺杀训练用的仿真枪刺
- 下一篇:基于车床的专用镗孔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