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糠虾捕捞网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63874.6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08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传涛;薛素燕;毛玉泽;曹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9/02 | 分类号: | A01K69/02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曹艳芳 |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糠虾 捕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糠虾捕捞网,包括有:第一网体,所述第一网体包括有位于一端的第一网体入口和位于另一端的第一网体出口;第一支撑部件,位于所述第一网体内且与第一网体固定连接,设置有多个,沿第一网体长度方向设置;第二网体,垂直第一网体设置,包括有第二网体入口和2个第二网体出口,第二网体入口与第一网体出口连接,在第二网体入口两侧的第二网体内分别形成有第一存虾腔和第二存虾腔,2个第二网体出口分别设置在第一存虾腔和第二存虾腔的端部;第二支撑部件,位于所述第二网体内且与第二网体固定连接,设置有多个,沿第二网体长度方向设置。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糠虾捕捞网存在的容易导致糠虾捕捞过程中死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虾体捕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糠虾捕捞网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糠虾体质极为娇嫩,不耐低氧,离水后极易死亡。现有对糠虾进行捕捞主要通过囊状的捕捞网来捕捞,囊状捕捞网即为一字型捕捞网,但是在捕捞过程中通常会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糠虾死亡:
(1)平常的囊状张网网呈直线型水流会把糠虾冲击到整张网的后部,当糠虾少时糠虾会随水流在网后部旋转,糠虾和网相互摩擦引起糠虾体表受伤死亡糠虾死亡率,此原因引起糠虾死亡率达50%以上。
(2)平常的囊状张网网呈直线型水流会把糠虾冲击到网体后部,当糠虾比较多时水流会把糠冲击到网后部引起糠虾堆积,因糠虾堆积缺氧死亡,此原因引起糠虾死亡可达90%以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糠虾捕捞网存在的容易导致糠虾捕捞过程中死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的糠虾捕捞网,其能够大大的提高糠虾捕捞的成活率。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糠虾捕捞网,包括有:
第一网体,所述第一网体包括有位于一端的第一网体入口和位于另一端的第一网体出口;
第一支撑部件,位于所述第一网体内且与第一网体固定连接,设置有多个,沿第一网体长度方向设置;
第二网体,垂直所述第一网体设置,包括有第二网体入口和2个第二网体出口,所述第二网体入口与所述第一网体出口连接,在所述第二网体入口两侧的第二网体内分别形成有第一存虾腔和第二存虾腔,2个所述第二网体出口分别设置在第一存虾腔和第二存虾腔的端部;
第二支撑部件,位于所述第二网体内且与第二网体固定连接,设置有多个,沿第二网体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第三网体,所述第三网体内部设置有第三网体支撑框。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第三导流网体,与第一网体连接,所述第三导流网体内设置有第三支撑框架,所述第三导流网体内部空间与所述第一网体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第三导流网体沿从远离第一网体到靠近第一网体方向对应的开口的口径逐渐变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导流网体包括有第三网体入水口,在第三网体入水口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导流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部件设置有2个,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三网体入水口的两侧,在2个所述导流部件之间形成有导流腔,导流腔和所述第三导流网体内部空间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部件倾斜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部件上,2个导流部件之间的距离沿从远离第三导流网体到靠近第三导流网体方向逐渐变小。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部件为导流网片,所述网片的周向上设置有网纲。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部件底端坠设有重量件,所述重量件设置多个,沿导流部件长度方向布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网体出口处系设有锁紧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638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床垫压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用注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