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差压模具可调节止位柱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63406.9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45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贠绍轩;石海风;郭院军;张殿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戴卡兴龙轮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4 | 分类号: | B22D18/04;B22D18/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知住优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1 | 代理人: | 林艳艳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差 模具 调节 止位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差压模具可调节止位柱,包括第一止位柱和第二止位柱,其中第一止位柱外侧设有螺纹,第一止位柱内部设有沉头螺栓通孔,第二止位柱设有螺纹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可调节止位柱可以方便顶杆收回,大大提升了差压铸造模具顶杆的使用寿命,通过调节两个止位柱的相对位置大大精确了止位柱的调节长度,通过精确调节止位柱的长度大大减少了因顶杆不能完全收回造成铸件外观不合格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差压铸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差压模具可调节止位柱。
背景技术
差压模具止位柱是通过与顶杆回位柱相互作用将伸出的顶杆收回。在生产过程中,顶杆在反复伸出收回的过程中会被拉长。由于止位柱的长度固定,顶杆被拉长后无法被完全收回,顶杆会伸出模具型腔,导致铸件外观不合格,影响生产。另一方面,伸出型腔的顶杆极易粘黏铸造金属液,侵蚀顶杆缩短顶杆寿命。这时就需要一种可调节止位柱。
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使顶杆完全收回,使用薄金属片垫在止位柱上增加止位柱的长度,从而将拉长的顶杆完全收回。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金属片易丢失而且止位柱长度不易掌控。现有一种能够可调节止位柱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精确调节止位柱长度,改善顶杆回收情况,减少顶杆粘铝延长顶杆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差压模具可调节止位柱旨在改善现有的顶杆不便收回和顶杆损耗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差压模具可调节止位柱,包括第一止位柱和第二止位柱,其中第一止位柱外侧设有螺纹,第一止位柱内部设有沉头螺栓通孔,第二止位柱设有螺纹孔,通过第一止位柱外侧的螺纹可以与第二止位柱装配连接,螺栓通过第一止位柱内部的沉头螺栓通孔将第一止位柱固定在模具底板上。
进一步的,第一止位柱和第二止位柱通过螺纹装配连接,第一止位柱和第二止位柱通过螺纹装配可以反向旋转第二止位柱,精确的调节止位柱的高度。
进一步的,第一止位柱通过沉头螺栓通孔固定在模具底板上,第一止位柱的沉头螺栓通孔可以通过螺栓将第一止位柱固定在模具底板上。
进一步的,第二止位柱采用圆柱体,第二止位柱采用圆柱体可以更好的和第一止位柱通过螺纹装配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可调节止位柱可以方便顶杆收回,大大提升了差压铸造模具顶杆的使用寿命,通过调节两个止位柱的相对位置可以精确的调整止位柱的高度,从而将顶杆有效的收回,避免了顶杆受到金属液的侵蚀,减少了顶杆的损耗,从而提升了模具顶杆的寿命,大大减少了因顶杆不能完全收回造成铸件外观不合格的情况,提升了产品外观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差压模具可调节止位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一种差压模具可调节止位柱的第一止位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戴卡兴龙轮毂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戴卡兴龙轮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634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视网膜脱离术后俯卧位护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珍珠棉回收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