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垃圾气化及废气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63389.9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40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白絮飞;王永先;王文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絮飞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C10J3/30;C10J3/34;C10J3/84;C10K1/08;F23G7/06;B01D53/86;B01D53/62;B01D53/56;B01D53/72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蒋文睿 |
地址: | 650051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垃圾 气化 废气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垃圾气化及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依次相连的垃圾过滤装置、推料装置、垃圾气化炉、除尘脱硫装置、脱硫装置、混气装置、点火器、尾气焚烧装置,催化器、烟囱构成。可对滤出水分和泥土的垃圾进行焚烧、气化后,产生的废气经除尘、部分脱硫处理后,再进行湿法脱硫处理,之后再次燃烧后,通过催化剂作用,将残余的CO、NOx、HC经过催化、裂解、达标后经烟囱排空。不污染环境,同时产生的液体送沉淀池沉淀处理,不外排废液,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并可向外提供蒸汽和热水,充分利用垃圾燃烧产生的热能,功能全,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垃圾气化及废气处理系统,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垃圾处理有的采用链条式、阶梯式、回转窑式进行垃圾焚烧处理,有的采取防渗填埋,有的采取裸烧填埋。焚烧处理时多数采用负压式“焖烧”,富氧量很高,尾气经布袋或者静电收尘后,再用清水喷淋,之后排空。但在处理过程中常因布袋堵塞、电极清理频繁而不能正常运行,甚至取消废气处理,并为了不让烟囱排出滚滚浓烟,通过降低负压抽风功率,或者采取大炉小产量的“焖烧”方式进行垃圾焚烧,这些都对环境造成污染。另外,为解决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的问题,现有垃圾焚烧电站采用“湿法脱硫+除尘”的方法,然而,高温烟气经过水膜除尘和脱硫后,导致尾气含水量高,无法自行上升到被大气稀释的高度,白色水雾中少量有毒有害离子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再者,焚烧处理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CO、NOx、 HC含量超标,且严重堵塞输气管网,为此操作工需要每周对管网进行清理,致使焚烧设备无法连续工作,影响工作效率,增加劳动强度。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垃圾处理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垃圾焚烧处理存在的环境污染、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垃圾气化及废气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效垃圾气化及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依次相连的垃圾过滤装置、推料装置、垃圾气化炉、除尘脱硫装置、脱硫装置、混气装置、点火器、尾气焚烧装置,催化器、烟囱构成。
所述垃圾过滤装置包括:带输送网带的第一输送机,设于第一输送机下方的漏斗,设于漏斗下方的沉淀池,第一输送机与第二输送机相接,以便通过第一输送机的网带过滤垃圾中的水分及泥土,再经第二输送机送出。
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水平料管,设于水平料管上的料斗,料斗与垃圾过滤装置的第二输送机输出端相接,水平料管内设有动力缸,动力缸活塞杆端部设有推料头,推料头设为锥体,以便在动力缸活塞杆带动下通过推料头将经料斗进入水平料管内的垃圾推出。
所述垃圾气化炉包括炉壳,设于炉壳内的炉膛,设于炉壳与炉膛之间的吸热水层,炉膛底部设为上大下小的锥体,锥体壁上设有若干进风口,若干风口均与对应的外端为敞口的水平进风管相连;
所述炉膛底部的下端设有多根炉排,炉排下方设有上大下小的锥形灰仓,锥形灰仓下端与螺旋除渣机连接,用于排出灰渣;
所述炉壳顶部设有与炉膛连通的燃气出管,以及与吸热水层连通的蒸汽放散管,炉壳下部设有与炉膛连通的带盖检修口,炉壳上部设有与推料装置水平料管出口端相连的进料口;
以便垃圾进入炉膛燃烧的同时,通过水平进风管向炉膛内均匀供氧,使垃圾燃烧完全、气化;吸热水层既可冷却炉壳,又可产生蒸气和热水。
所述除尘脱硫装置包括内带空腔、顶部带出气口、底部带进气口的柱体,空腔顶部设有喷嘴,喷嘴与脱硫液输送管相连,空腔内自下而上依次分为底部的积液层,中间的填料层,顶部的喷淋层,底部进气口通过燃气出管与垃圾气化炉炉膛连接;
所述积液层上部与蒸汽引出管下端连通,蒸汽引出管上端与垃圾气化炉的蒸汽放散管连通,以便将蒸汽引入填料层对填料进行再生。
所述柱体底部与外引的U形管相连,以便将积液经U形管排出至沉淀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絮飞,未经白絮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633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理健康疏导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胶带张紧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