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的劣化检测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62583.5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03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功明;邵奇;赵景隆;周月浩;李琳;李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浙江创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G01R31/392;G01R31/396 |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邓小颖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检测 电路 | ||
1.一种蓄电池的劣化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劣化检测电路包括信号检测电路、信号输出电路,所述信号检测电路利用电压传感器U1检测单电池的充电电压信号,充电电压信号经电阻R2、电容C2、电阻R4、电容C3进行选频后,经由电阻R3、电阻R6、电阻R5、电阻R7与运放器U2B进行差值运算并将运算结果输出至信号输出电路中,当稳压管D2被导通后继而将晶闸管Q1导通并输出报警信号,报警信号经场效应管Q2、三极管Q3放大后经电容C4、电容C7、可变电感L1、三极管Q4调频后输出至通信网络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的劣化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检测电路包括电压传感器U1,电压传感器U1的vcc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正极性电源VCC,电压传感器U1的out引脚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接,电压传感器U1的gnd引脚分别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3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电阻R7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相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的一端、运放器U2B的反相端、运放器U2B的同相端分别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与另一单电池的充电电压信号相连接,运放器U2B的输出端与电阻R5的另一端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的劣化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检测电路包括稳压管D1,稳压管D1的负极分别连接信号检测电路中的运放器U2B的输出端、电阻R5的另一端,稳压管D1的正极分别连接电阻R8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晶闸管Q1的控制极,晶闸管Q1的阳极与电容C8的一端相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0的一端、场效应管Q2的栅极,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3的一端、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二极管D2的正极,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4的一端、可变电感L1的一端并连接正极性电源VCC,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12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晶闸管Q1的阴极、电容C5的另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电阻R11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电阻R9的一端并接地,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电阻R14的另一端、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别连接可变电感L1的另一端、电容C9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电容C9的另一端连接通信网络模块,三极管Q4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浙江创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浙江创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6258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安全驾驶辅助系统
- 下一篇:一种便于废料回收的剥线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