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法锂电池隔膜陶瓷刮液棒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60271.0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54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赵吉良;刘晓磊;孙启龙;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403 | 分类号: | H01M50/403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和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45 | 代理人: | 孙晟 |
地址: | 26651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锂电池 隔膜 陶瓷 刮液棒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湿法锂电池隔膜陶瓷刮液棒,属于锂电池隔膜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本陶瓷刮液棒包括棒轴和套在棒轴外的陶瓷层,所述陶瓷层包括串接的陶瓷管和陶瓷管两端的锁紧环,陶瓷管外表面光滑,材质为高硬度非金属陶瓷。在保证刮液效果的同时,解决原有金属刮液棒不耐磨,使用寿命短,磨损产生金属屑影响隔膜质量等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适于大规模工业化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隔膜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法锂电池隔膜陶瓷刮液棒。
背景技术
湿法生产锂电池隔膜过程中,隔膜从装有二氯甲烷液体的萃取槽中出来时,表面会携带大量的二氯甲烷液体,带有大量二氯甲烷液体的锂电池隔膜在进入下一设备进行干燥的时候会发生膜面干燥不均匀,导致隔膜表面出现花斑、水印等,影响隔膜的质量。现有的多种刮液方案都是使用金属刮液棒,将金属刮液棒贴附在隔膜表面,同时刮液棒在棒座中逆向旋转,将二氯甲烷液体从隔膜表面刮下。
但是使用金属刮液棒有如下缺陷,金属刮液棒的表面直接与锂电池隔膜表面和棒座接触,在旋转过程中会发生摩擦,由于金属表面硬度低,即使加了硬化涂层,在摩擦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磨损,甚至金属刮液棒表面产生环形磨损沟,导致金属刮液棒使用寿命短,两周就需要进行更换;如更换不及时,金属刮液棒表面的环形磨损沟会损伤锂电池隔膜表面,造成膜面划痕,影响锂电池隔膜质量;但是在萃取槽二氯甲烷环境下更换刮液棒风险大,成本高;另外金属刮液棒在旋转过程中会产生金属屑,金属屑会对锂电池隔膜造成污染,用被污染的锂电池隔膜生产的电池会出现短路,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法锂电池隔膜陶瓷刮液棒,在保证刮液效果的同时,解决原有金属刮液棒不耐磨,使用寿命短,磨损产生金属屑影响隔膜质量等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湿法锂电池隔膜陶瓷刮液棒,包括棒轴和套在棒轴外的陶瓷层,所述陶瓷层包括串接的陶瓷管和陶瓷管两端的锁紧环。
所述棒轴长于所述陶瓷层,所述棒轴一端与所述陶瓷层对齐,所述棒轴另一端从所述陶瓷层伸出。
所述陶瓷管数量根据所述棒轴长度调整。
所述陶瓷管外表面光滑。
所述陶瓷管为高硬度非金属陶瓷。
所述陶瓷管内径与所述棒轴外径匹配,所述陶瓷管紧密套在所述棒轴上。
所述锁紧环夹紧后锁定在所述棒轴上,起到将串接的数个陶瓷管固定位置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棒轴外套高硬度非金属陶瓷管,大幅提高了刮液棒的表面硬度,在与锂电池隔膜和棒座摩擦的过程中,陶瓷刮液棒表面不易磨损;摩擦产生的碎屑为不导电的非金属材料,不会对锂电池隔膜造成污染。本实用新型的陶瓷刮液棒可有效解决现有金属刮液棒的不足,提高了生产效率,适于大规模工业化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3-棒轴;4a、4b-锁紧环;5-陶瓷管;6-槽内传动辊;7-锂电池隔膜;8-棒座;9-陶瓷刮液棒;10-传动棍。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602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火栓
- 下一篇:一种可靠性高的电子连接器自动冲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