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异形钢管混凝土柱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59768.0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15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琳琦;李海广;沈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市飞龙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E04B1/98;E04H9/02 |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姜宏艺 |
| 地址: | 26400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异形 钢管 混凝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异形钢管混凝土柱,包括钢构件以及浇筑于钢构件内部的混凝土,钢构件由若干根型钢和若干块钢板围成混凝土浇筑空间;钢构件具有用于连接墙体的侧部,所述的侧部是型钢;钢板将相邻型钢固定连接在一起。用于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能够实现无凸柱现象,易于装修,方便使用,防腐防火性能优良,同时可以保证钢管混凝土柱内部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相比现有钢筋混凝土异形柱,能够显著提高施工速度,实现装配化,施工现场不产生建筑垃圾,抗震性能优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结构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异形钢管混凝土柱。主要应用于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工程。
背景技术
钢结构建筑工程中,钢管混凝土柱是保证钢结构安全和提供抗侧刚度的最重要构件之一,在实现较高承载力和较大抗侧刚度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钢结构的防火和防腐蚀能力。作为现有技术的钢管混凝土柱一般为矩形或圆形等等规则形状,通常采用钢管(包括方形钢管、矩形钢管以及圆形钢管)浇筑混凝土形成,这类钢管混凝土柱的主要缺点包括:第一、为了达到强度设计要求,一方面钢管的截面尺寸往往较大,应用于住宅工程,不论是矩形柱还是圆柱都容易出现凸柱现象,不利于室内装修和室内空间的充分使用;另一方面,由于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壁厚均相同,且钢管壁厚尺寸较大,导致用钢量大,钢管混凝土柱造价偏高。第二、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需要内隔板,而内隔板的设置会影响钢管混凝土柱中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第三、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两个方向的侧向刚度和受力性能差异显著,不利于材料性能的充分发挥。
另外,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是采用支模板绑钢筋浇筑混凝土制备而成,这种做法的缺点主要有三点:一是现场施工工程量大,影响施工速度,无法实现装配化;二是使用大量的模板,这些模板因无法二次利用造成浪费材料;三是拆模后需要二次抹灰保证平整度,导致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异形钢管混凝土柱,应用于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工程中,解决室内凸柱问题,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易于浇筑内部混凝土,并且节省钢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组合式异形钢管混凝土柱,包括钢构件以及浇筑于钢构件内部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构件由若干根型钢和若干块钢板围成混凝土浇筑空间;所述的钢构件具有用于连接墙体的侧部,所述的侧部是型钢;钢板将相邻型钢固定连接在一起。
具体方案:所述钢构件为L型并且具有四个用于连接墙体的侧部;其中折弯处外侧部为开口向内的角钢并且该角钢的两个侧边分别作为连接墙体的侧部,折弯处内侧部为开口向外的角钢;钢构件的两个端部均为开口向内的槽钢并且该槽钢的腰板作为连接墙体的侧部。
所述的钢板为两组,每组两块;其中一组位于钢构件内侧,一块钢板固定于一个端部的槽钢的腿板与折弯处内侧部角钢的一个边板上,另一块钢板固定于另一个端部的槽钢的腿板与折弯处内侧部角钢的另一个边板上;其中另一组位于钢构件外侧,一块钢板固定于一个端部的槽钢的腿板与折弯处外侧部角钢的一个边板上,另一块钢板固定于另一个端部的槽钢的腿板与折弯处外侧部角钢的另一个边板上。
另一具体方案:所述钢构件为T型并且具有四个用于连接墙体的侧部;其中折弯处外侧部为左右两根开口向外的角钢;钢构件的三个端部均为开口向内的槽钢并且所述槽钢的腰板作为连接墙体的侧部。
其中第一个端部的槽钢的两块腿板分别通过钢板连接两根角钢的两个侧边;另两个端部的槽钢的内侧腿板分别通过钢板连接两根角钢的另两个侧边;所述另两个端部的槽钢的外侧腿板分别通过钢板连接有一个与所述第一个端部的槽钢开口正对的内槽钢,且与该内槽钢连接处的钢板作为连接墙体的第四个侧部。
优选地,所述钢板的厚度为4~12mm。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市飞龙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市飞龙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597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