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角度转向电磁助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59611.8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63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明森 |
主分类号: | F16B1/02 | 分类号: | F16B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54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 转向 电磁 助力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角度转向电磁助力装置,包括至少两级套筒、一组剪叉列、第一球型连接头、第二球型连接头、第一密封盖和第二密封盖;所述套筒具有一体成型的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和所述第二圆柱体中空;第一圆柱体中设置有电磁助力器;上一级套筒中直径较小的第一圆柱体套设在下一级套筒中直径较大的第二圆柱体中,形成至少两级的套筒连接结构;一对剪叉列通过固定轴对称的设置在套筒连接结构两侧;为多个电磁助力器接入同向电流,多级电磁助力器之间相互吸引,剪叉列压缩;接入反向电流,多级电磁助力器之间相互排斥,剪叉列延展开;在通过套筒连接结构两端设置的球型连接头,可将其引用到全角度转向的使用场景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助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角度转向电磁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助力装置常用在机器、车辆、门窗、器物的两个部分的装置或零件的连接,如铰接式无轨电车、铰接式货车、铰接式客车,然而为保证连接的牢固性,不同部分在铰接后往往难以进行转动,因而影响了设备的使用,为此需要一种安装方便的助力设备方便对铰接机构进行转动。申请人在先专利 201710133200.8,“一种铰接机构电磁助力装置”,包括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为所有子助力器接入同向电流,对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进行折叠,为相邻的子助力器接入反向电流,第一铰接杆与第二铰接杆的展开,为了进一步提升电磁助理装置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申请人进行了改良升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角度转向的电磁助力装置,以便扩展电磁助力装置的使用场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全角度转向电磁助力装置,包括至少两级套筒、一组剪叉列、第一球型连接头、第二球型连接头、第一密封盖和第二密封盖;其中
所述套筒具有一体成型的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和所述第二圆柱体中空;第一圆柱体中设置有电磁助力器;
所述第一圆柱体的直径小于第二圆柱体的直径,所述第二圆柱体上对称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固定轴;
上一级套筒中直径较小的第一圆柱体套设在下一级套筒中直径较大的第二圆柱体中,形成至少两级的套筒连接结构;一对剪叉列通过固定轴对称的设置在套筒连接结构两侧;
第一密封盖设置在套筒连接结构的首端,第二密封盖设置在套筒连接结构的末端,第一球型连接头设置在第一密封盖上,第二球型连接头设置在第二密封盖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圆柱体内壁轴向方向上至少开设有一条导气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圆柱体内壁截面呈菱形。
进一步的,每一级的第一圆柱体底部均设置有固定隔板,电磁助力器固定设置在固定隔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助力器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固定隔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隔板为圆盘状,所述固定隔板的直径等于第二圆柱体的内径。
进一步的,上一级套筒结构中第一圆柱体滑动设置在下一级套筒结构中第二圆柱体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上开设有用于走线的电线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上一级套筒中直径较小的第一圆柱体套设在下一级套筒结构中直径较大的第二圆柱体中,形成至少两级的套筒连接结构;一对剪叉列通过固定轴对称的设置在套筒连接结构两侧;为多个电磁助力器接入同向电流,多级电磁助力器之间相互吸引,剪叉列压缩;接入反向电流,多级电磁助力器之间相互排斥,剪叉列延展开;在通过套筒连接结构两端设置的球型连接头,可将其引用到全角度转向的使用场景中。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明森,未经陈明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596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