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球类耐冲击试验的复位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58877.0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3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胡南;左小玮;赵娇;檀莹;周艳虹;张迎;高纯纯;王梦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加利(太仓)质量技术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夏晓杰 |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球类 冲击 试验 复位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球类耐冲击试验的复位机构,包括第二料道、升降板、升降机构、第二挡料机构和传感器,第二料道倾斜设置,升降板设置在第二料道的低端,且与升降板连接,利用升降机构驱动升降板竖直移动,第二挡料机构设置在升降板的一端,以阻挡球滑落,传感器设置在升降板的一端,利用传感器感应升降板上是否具有球。本实用新型的复位机构通过传感器感应球,并将球复位至发射机构,避免鼓轮空转,浪费能源,同时避免影响测试效率。挡料机构采用圆柱形档杆,减少与球的撞击面积,以减少球的跳动;料道采用多根圆柱杆,同样为了减少甚至避免球在料道上的跳动,进而节约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球类耐冲击试验的复位机构。
背景技术
国家标准(GB/T 14625.3-2008)中规定了篮球等动态耐冲击试验方法, 因此,需要对篮球进行冲击试验;参照图1,图1示出的是一种球类耐冲击 试验设备,在实验过程中,球的反射通过发射机构3将球向反弹板2发射, 通过反弹板2将球反射至导料板1后回复至发射机构3内,重复操作进行 测试,而由于发射速度、角度等原因,球在反弹板2反射后无法到达导料 板1的高度,球会落到发射机构3和反弹板2之间,无法继续试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 技术的不足之处,公开了一种用于球类耐冲击试验的复位机构,包括第二 料道、升降板、升降机构、第二挡料机构和传感器,所述第二料道倾斜设 置,所述升降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料道的低端,且与所述升降板连接,利用 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升降板竖直移动,所述第二挡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升 降板的一端,以阻挡球滑落,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升降板的一端,利用所述传感器感应所述升降板上是否具有所述球。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料机构包括缓冲气动杆。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无杆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料机构包括气缸和档杆,所述档杆呈圆柱形, 利用所述气缸驱动所述档杆上下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料道包括导料杆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凹设弧 形凹口,所述导料杆间隔设置在所述凹口内。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复位机构通过传感器感应球,并将球复位至发射机构, 避免鼓轮空转,浪费能源,同时避免影响测试效率。挡料机构采用圆柱形 档杆,减少与球的撞击面积,以减少球的跳动;料道采用多根圆柱杆,同 样为了减少甚至避免球在料道上的跳动,进而节约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 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球类内冲击试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球类耐冲击试验的复位机构的结构示意 图;
图3为料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5、6为复位机构上升过程示意图;
图7为挡料机构的一具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导料板,2、反弹板,3、发射机构,31、料道,32、升降板,33、 升降机构,34、挡料机构,311、导料杆,312、支撑架,341、气缸,342、 档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 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 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加利(太仓)质量技术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大加利(太仓)质量技术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588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木家具生产用快速烘干机
 - 下一篇:一种便捷的铭牌粘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