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艾灸设备的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58823.4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40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丸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常州万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41 | 代理人: | 袁程斌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艾灸 设备 壳体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艾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艾灸设备的壳体;电子艾灸设备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设有承载和固定元器件的安装腔,壳体的底面上设有容纳孔,在容纳孔四周的壳体上设有支撑部;本实用新型对电子艾灸设备的壳体进行了改进,在壳体的下端面上加工容纳艾灸药品的容纳孔,方便艾灸药品的放置,无需额外制作容纳腔,且支撑柱对壳体进行承托,壳体底面与人体表面之间存在一个间隙,使得壳体下方的空气流通成为可能,进一步的,支撑部还具有固定的功能,能够实现壳体与人体表面的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艾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艾灸设备的壳体。
背景技术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现有电子艾灸设备是通过贴敷在下端面上的医用固定胶布与人体表面进行固定,其需要在医用固定胶布的下方会用双面胶做成一个环形的容纳艾灸药片的容纳腔,每次使用组装和定位的过程繁琐,且容易出现电子艾灸设备掉落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对电子艾灸设备的壳体进行了改进,在壳体的下端面上加工容纳艾灸药品的容纳孔,方便艾灸药品的放置,无需额外制作容纳腔,且支撑柱对壳体进行承托,壳体底面与人体表面之间存在一个间隙,使得壳体下方的空气流通成为可能,进一步的,支撑部还具有固定的功能,能够实现壳体与人体表面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电子艾灸设备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设有承载和固定元器件的安装腔,壳体的底面上设有容纳孔,在容纳孔四周的壳体上设有支撑部。
进一步的说,所述的支撑部为呈圆周均布在壳体底面上的支撑柱。
进一步的说,所述的支撑柱的下端呈球形。
进一步的说,所述的支撑柱的下端设有吸盘。
进一步的说,所述的支撑部包括具有连接柱的吸盘,所述容纳孔四周的壳体上设有用于连接柱嵌入的固定孔。
进一步的说,所述的支撑部为均布在容纳孔四周的壳体上的圆弧形凸块,相邻的圆弧形凸块之间存在间隙。
进一步的说,所述的圆弧形凸块的表面设有多个吸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对电子艾灸设备的壳体进行了改进,在壳体的下方设置对艾灸药品进行容纳的容纳腔,方便艾灸药品的固定,无需额外的药品固定组件,方便用户使用。
2、本实用新型在壳体的下端面还设有支撑部,支撑部的下端与人体表面接触,对壳体进行个承托,这样壳体的下端面与人体之间存在一个间隙,使得电子艾灸设备下端的空气流通成为可能,同时支撑柱还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在电子艾灸设备与人体表面之间起到预定位和固定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4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丸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丸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588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辐射制冷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交通道路路面修路平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