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血流通道的取栓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57866.0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07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田梦云;陈万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璞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221 | 分类号: | A61B17/221;A61L31/06;A61L31/02;A61L31/10;A61L31/16;A61L31/18;A61L3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项凯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血流 通道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血流通道的取栓支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取栓支架,所述取栓支架包括导丝,以及套设在导丝上的网状支架主体和保护伞,所述网状支架主体由若干根第一金属丝沿导丝周向螺旋延伸而成,其近端为半纺锤状收口,远端为开口,若干根第一金属丝中,有第一金属丝远端相接形成翅膀;第一金属丝的设置使得网状支架主体可在自扩张的过程中有效切割血栓,使得取栓过程更加顺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血流通道的取栓支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急性脑卒中是当今引起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是导致成人残疾的首位原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急性脑卒中的85%。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由较大血管(直径2mm)栓塞导致,而较大血管栓塞的致死率在53%~92%。可见,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疾病。
目前,已经经过医学证实的可有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溶栓和机械取栓。其中,药物溶栓主要针对脑梗死的早期治疗,其所用的药物主要有rt-PA(丝氨酸蛋白酶),其方法主要为利用导管将药物置于病变位置后释放,在局部形成一个很高的药物浓度,rt-PA通过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精氨酸-缬氨酸激活纤溶酶原成为纤溶酶溶解血块从而达到溶栓的目的。然而,该方法的实际溶栓率很低。据报道,发达国家的药物溶栓治疗率仅4.1~6.3%,我国的溶栓治疗率则更低。因此,药物溶栓还不能够完全满足临床需求。
机械取栓则主要是通过股动脉穿刺,把取栓的器械通过血管内到达血管闭塞的位置,然后穿过闭塞血管,通过取栓的器械或出栓的导管把血栓取出,使血管血流得以恢复从而达到取栓的目的。与药物溶栓相比,机械取栓明显提高了血管再通率。
根据放置位置,可将机械取栓支架分为近端取栓支架(置于血栓近端)和远端取栓支架(置于血栓远端)。其中,近端取栓支架主要包括取栓抽吸导管,远端取栓支架主要包括捕捉取栓支架和旋切取栓支架。而捕捉取栓支架主要包括导丝以及套设在导丝上的自扩张支架,取栓过程中,自扩张支架会在自扩张时镶嵌到血栓中,从而切割血栓,血栓碎片通过自扩张支架的网眼进入自扩张支架的内腔空隙中。
但是,现有的捕捉取栓支架为了防止血栓逃逸,往往会讲自扩张支架设置的很密,这大大阻碍了血栓的有效切割,并且,过密的自扩张支架切割而得的血栓碎片往往很小,反而容易从自扩张支架的网眼中逃走。
因此,急需设计一种可有效防止血栓逃逸的捕捉取栓支架以克服现有捕捉取栓支架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血栓逃逸的捕捉取栓支架。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取栓支架,所述取栓支架包括导丝,以及套设在导丝上的网状支架主体;所述导丝的部分丝段替换为血流通道;所述血流通道位于网状支架主体的内部,并且,所述血流通道为管状,其管身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近端为取栓支架靠近操作者的一端,所述远端为取栓支架远离操作者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血流通道的管身上沿轴向均匀分布有若干对切割而成的第一通孔;同对的两个第一通孔关于导丝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相邻两对第一通孔之间交错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相邻两对第一通孔之间180°交错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状支架主体由若干根第一金属丝沿导丝周向螺旋延伸而成,其近端为半纺锤状收口,远端为开口,若干根第一金属丝中,有第一金属丝远端相接形成第一翅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翅膀可为圆弧状,也可为尖刺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璞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璞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578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