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网状多触点牺牲阳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57232.5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50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齐志翔;姜东波;成士兴;赵培豪;周慧洁;周超;刘国庆;邓琳;谭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东胜精攻石油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F13/16 | 分类号: | C23F13/16;C22C21/10 |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刘亚宁 |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状 触点 牺牲 阳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防腐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网状多触点牺牲阳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若干个导电柱、网状牺牲阳极、下固定托板、记忆合金弹簧、上固定托板、调节螺母。本发明装置可使积液包内壁各部位均受到保护,且保护电流密度分布均匀;同时安装方便,无需进入积液包内部,即可快速实现牺牲阳极的安装,从而克服了现有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防腐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网状多触点牺牲阳极装置。
背景技术
从气井中采出的天然气或多或少都带有一部分的矿化水、凝析油和岩屑、泥沙等液体、固体杂质。这些液体和固体杂质的存在,会增加管道和设备的输送阻力和负荷,或是引起腐蚀或者堵塞的发生。为了保证管道和设备运行安全可靠,在天然气的集输场站中安装有分离设备,以对气、液、固进行分离脱除,保证纯正气体的输送。
分离后的液体、固体杂质会沉积在分离器的积液包中,对积液包造成严重的腐蚀。为此,常采用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对分离器积液包内壁进行保护,降低腐蚀速率,延长使用寿命。但是,由于积液包的规格以DN800和DN1200为主,导致积液包内空间有限,人工进入安装牺牲阳极,操作困难;同时,每次更换也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目前,牺牲阳极主要在积液包开口一侧的近阀门处安装,导致牺牲阳极覆盖保护范围有限,远离该处的地方得不到保护,腐蚀依然严重。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0481522U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加大扣油管的快速安装牺牲阳极防腐装置,该装置以铝合金牺牲阳极为防腐主材,铝合金牺牲阳极采用半圆设计,两端安装有马牙扣,牺牲阳极相对扣在加大扣油管外壁,然后用卡箍从两端将牺牲阳极固定在油管外壁,同时用连接钉将牺牲阳极与油管外表面连接在一起,形成多路电流通路,使牺牲阳极与油管形成电偶,以达到腐蚀阳极,保护油管的目的。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0341075U公开了一种安装型管道内壁防腐牺牲阳极,包括牺牲阳极壳体,通过安装法兰将牺牲阳极壳体与管道连接,所述的牺牲阳极壳体内设置牺牲阳极,所述的牺牲阳极中空,牺牲阳极的中空孔中设置有导流杆,导流杆为中空且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的牺牲阳极壳体的端部设置有观察端盖,观察端盖上设置有密封压帽,观察端盖上穿过密封压帽设置有投送螺杆,所述的投送螺杆伸入导流杆且与其导流杆内壁上的螺纹相配合。该实用新型适应于复杂腐蚀环境的保护,牺牲阳极由高纯锌基合金材料制作而成导电性能好,排流量大,耐腐蚀、消耗量小、寿命长,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耐磨、耐冲击震动,容易加工、便与安装。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0287529U公开了一种套管内防腐牺牲阳极短接装置,该装置包括;内衬管,所述内衬管的上接口设置有节箍;牺牲阳极,所述牺牲阳极套装在所述内衬管上,所述牺牲阳极的外径与所述油井套管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牺牲阳极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过流槽。该实用新型的套管内防腐牺牲阳极短接装置能够减少油井套管内侧的电化学腐蚀,延长油井套管的使用寿命。
然而在油气开发过程中,对于分离器防腐中以上所述缺陷,至今尚未有效解决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网状多触点牺牲阳极装置,本发明装置可使积液包内壁各部位均受到保护,且保护电流密度分布均匀;同时安装方便,无需进入积液包内部,即可快速实现牺牲阳极的安装,从而克服了以上所述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网状多触点牺牲阳极装置,其包括若干个导电柱、网状牺牲阳极、下固定托板、记忆合金弹簧、上固定托板、调节螺母;
下固定托板固定在导电柱下部,由丝扣固定;每个导电柱上部设有调节螺母;记忆合金弹簧穿过导电柱,其上端与调节螺母下端连接,上固定托板中心设有通孔,穿过导电柱,上端与记忆合金弹簧下端焊接在一起,从而可垂直悬挂在导电柱上;网状牺牲阳极夹持各导电柱的在上下固定托板之间。
进一步地,记忆合金弹簧的材质为CuZnAl记忆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东胜精攻石油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东胜精攻石油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572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