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架前叉组合件耐冲击试验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56959.1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3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牛志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镁加锂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苑产业***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车架 前叉 组合 冲击 试验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耐冲击试验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动车架前叉组合件耐冲击试验仪,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壁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垫板,且底板的上表壁两端对称固定有立板,所述立板的顶端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表壁安装有第一定滑轮,所述立板的侧壁上端安装有第二定滑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试验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单人即可完成操作,在试验时,只需先将待试验前叉组合件置于垫板上,然后拉动钢丝绳,使连接板上升,升至较高处后手部松开,连接板自由落体下降,利用冲击锤撞击前叉组合件,通过观察前叉组合件情况即可判断其耐冲压性能,测试速度快,满足于大批量车架前叉组合件的耐冲击检测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耐冲击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架前叉组合件耐冲击试验仪。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健康、绿色生活意识的不断加强以及电动车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创新,电动车已经成为最为实用和人们使用较多的交通工具,电动助力车的车架为其主要支撑部件,现有的电动车架通常为一体焊接的前叉管、前撑管、座管及后撑管,在电动车车架的前叉组合件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利用耐冲击试验装置进行耐冲压测试,以确保其合格。
但是目前现有对于车架前叉组合件的耐冲压试验装置结构复杂,操作较为繁琐,需要多人配合操作,测试效率低,难以满足大批量车架前叉组合件的耐冲击检测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架前叉组合件耐冲击试验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传统耐冲压试验装置结构复杂,操作较为繁琐,需要多人配合操作以及测试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架前叉组合件耐冲击试验仪,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壁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垫板,且底板的上表壁两端对称固定有立板,所述立板的顶端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表壁安装有第一定滑轮,所述立板的侧壁上端安装有第二定滑轮,且两个立板之间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壁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冲击锤,且连接板的顶端固定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顶端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依次绕过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且钢丝绳远离连接座的一端连接有拉环。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壁对称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立板相对的一侧均对称开设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滚动安装有滚珠。
优选的,所述立板的前表壁印刷有刻度线,且立板的侧壁上端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拉环的外部套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外表壁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表壁四个拐角位置处对称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圆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垫板的上表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为弧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试验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单人即可完成操作,在试验时,只需先将待试验前叉组合件置于垫板上,然后拉动钢丝绳,使连接板上升,升至较高处后手部松开,连接板自由落体下降,利用冲击锤撞击前叉组合件,通过观察前叉组合件情况即可判断其耐冲压性能,测试速度快,满足于大批量车架前叉组合件的耐冲击检测需要。
(2)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滑块、滑槽和滚珠,在连接板下落时,滑块始终顺着滑槽移动,可有效提高连接板下落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冲击锤的正前端稳定撞击前叉组合件,提高了试验精准度,其中,增设的滚珠可有效降低摩擦力,利于滑块在滑槽内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板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镁加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镁加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569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对比案例的教学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架耐腐蚀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