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污泥处理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52466.0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12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鹿学元;苏斌;贾良稳;魏光亮;王教亮;刘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聚祥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夏静洁 |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污泥 处理 设备 | ||
1.一种智能污泥处理设备,包括移动底座(1),移动刹车轮(2),控制箱(3),处理箱(4),污泥蚯蚓处理反应器(5),螺旋上料组件(6),可转动支撑上料座结构(7),可观察检测放料盖结构(8),PLC(9)和电源开关(10),所述的移动刹车轮(2)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底座(1)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控制箱(3)螺栓连接在移动底座(1)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处理箱(4)螺栓连接在移动底座(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污泥蚯蚓处理反应器(5)螺栓连接在处理箱(4)的内部底端;所述的螺旋上料组件(6)安装在可转动支撑上料座结构(7)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PLC(9)螺钉连接在控制箱(3)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电源开关(10)螺钉连接在控制箱(3)的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其特征在于,该智能污泥处理设备中所述的可转动支撑上料座结构(7)安装在移动底座(1)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可观察检测放料盖结构(8)安装在处理箱(4)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转动支撑上料座结构(7)包括固定座(71),深沟球轴承(72),T型转动座(73),固定槽(74)和U型架(75),所述的深沟球轴承(72)分别镶嵌在固定座(71)上端中间位置开设的插接槽内壁;所述的T型转动座(73)的下端插接在深沟球轴承(72)的内圈;所述的固定槽(74)开设在T型转动座(73)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U型架(75)的下端螺栓连接在T型转动座(73)的上端中间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观察检测放料盖结构(8)包括转动盖(81),插接杆(82),液位传感器(83),吸附块(84)和U型拉动杆(85),所述的插接杆(82)螺栓连接在转动盖(81)的后表面上部;所述的液位传感器(83)分别螺钉连接在转动盖(81)的后表面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吸附块(84)分别镶嵌在转动盖(81)的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U型拉动杆(85)螺栓连接在转动盖(81)的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型转动座(73)的外壁下部和深沟球轴承(72)的内圈过盈配合;所述的固定槽(74)设置在U型架(75)的下端右侧;所述的螺旋上料组件(6)的左端设置在处理箱(4)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电源开关(10)设置在PLC(9)的下端中间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71)螺栓连接在移动底座(1)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螺旋上料组件(6)的中间位置左侧轴接在U型架(75)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盖(81)采用透明的PVC盖;所述的吸附块(84)采用正方体的磁铁块。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盖(81)通过插接杆(82)安装在处理箱(4)的正表面中间位置开设的放料孔内壁;所述的插接杆(82)插接在处理箱(4)正表面开设的放料孔内壁上部;所述的吸附块(84)和污泥蚯蚓处理反应器(5)吸附设置;所述的转动盖(81)和处理箱(4)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聚祥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聚祥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524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道监测系统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针式点胶驱控一体快换机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