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气储运的油槽内气体排放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50252.X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26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万华旭;朱云峰;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旭 |
| 主分类号: | B65D90/24 | 分类号: | B65D90/24;B65D90/00;B65D88/54;F17D1/08;B01D5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17400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储运 油槽 气体 排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气储运的油槽内气体排放装置,属于油气储运技术领域,包括排放罩,所述排放罩内部固定安装有活性炭吸附过滤层,所述油滴集聚腔与排放罩内侧壁形成油气排放槽,所述排放罩上端焊接连通安装有油气排放管,所述油气排放管内部安装有排放机构,所述排放罩与油气排放管连接处外侧壁安装有锁销,所述排放罩内部贯穿安装有输油管。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便于操作且使用效果好,可对油气进行稳定排放,防止油气泄露,并且可对排放的油气进行吸附过滤,防止油气中的污染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可在接通安装外界取油管进行取油时,能够紧密连通安装,防止油液泄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储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气储运的油槽内气体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油气储运是连接油气生产、加工、分配、销售诸环节的纽带,它主要包括油气田集输、长距离输送管道、储存与装卸及城市输配系统等。目前,在油气储运的过程中对于油气排放的方式种类繁多,但是主要采用将油气排放装置直接固定在油气储运装置上的方式,当需要对油气排放装置或者尤其储运装置检查维修时,拆卸麻烦,反复拆卸安装过程中容易引起装置之间密封不良造成油气泄漏,发生危险,而且不同油气储运装置之间的油气排放装置不能通用,需要设计多种油气排放装置来适应不同的油气储运设备。
专利号CN204568488U公布了一种油气储运的油槽内气体排放装置,包括呈环形的底座,所述底座一侧设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上设有铰接孔,所述铰接孔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连接有一对活动臂,所述活动臂远离转轴一侧连接有与底座相适应的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内分别设有排气管、排油管,所述端盖上端面远离活动臂一端设有把手,所述底座四周设有带螺孔的凸耳,所述底座通过贯穿凸耳的带螺纹弯钩和螺母将端盖固定,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气储运的油槽内气体排放装置,可以通过底座上的凸耳直接将装置安装在油气罐罐口,可以同时实现排气、排油。
上述专利具有以下缺点:1、无法对油气进行稳定排放,容易造成油气泄露;2、无法对排放的油气进行吸附过滤,容易使得油气中的污染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3、在接通安装外界取油管进行取油时,无法进行紧密连通安装,容易造成油液泄露。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油气储运的油槽内气体排放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气储运的油槽内气体排放装置,设计新颖,便于操作且使用效果好,旨在通过排放机构,可对油气进行稳定排放,防止油气泄露;通过活性炭吸附过滤层,可对排放的油气进行吸附过滤,防止油气中的污染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通过固定锁扣,可在接通安装外界取油管进行取油时,能够紧密连通安装,防止油液泄露。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油气储运的油槽内气体排放装置,包括排放罩,所述排放罩内部固定安装有活性炭吸附过滤层,所述活性炭吸附过滤层下端连接安装有油滴集聚腔,所述油滴集聚腔与排放罩内侧壁形成油气排放槽,所述排放罩上端焊接连通安装有油气排放管,所述油气排放管内部安装有排放机构,所述排放罩与油气排放管连接处外侧壁安装有锁销,所述排放罩下端焊接安装有密封安装套口,所述排放罩内部贯穿安装有输油管,所述输油管下端连通安装有吸油管,所述输油管右端通过固定锁扣连通安装外界取油管。
可选的,所述固定锁扣上焊接有拉手,所述固定锁扣通过活动转轴连接安装于输油管的输油管沿上,所述固定锁扣通过扣钩扣接在外界取油管的取油管沿上。
可选的,所述排放机构上安装有封堵球,所述封堵球下端连接安装有活动拉杆,所述活动拉杆底端焊接安装有滑动拉钮,所述封堵球与油气排放管顶端的密封橡胶口吻合密封。
可选的,所述活动拉杆上镶套安装有回力弹簧,所述回力弹簧下端通过弹簧固定杆固定于油气排放管内侧壁上。
可选的,所述锁销顶端设置有销钩,所述锁销内侧开设有销腔。
可选的,所述密封安装套口内侧壁上设置有旋紧螺牙,所述密封安装套口内部开设有通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旭,未经万华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502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花型护栏挤压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手动衬氟调节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