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性炭再生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47237.X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83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永新环保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0/34 | 分类号: | B01J20/34;C01B32/36 |
| 代理公司: | 河北国维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37 | 代理人: | 赵宝琴 |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炭 再生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性炭再生系统,属于活性炭回收技术领域,包括清洗装置、湿式氧化装置和蒸气装置,所述清洗装置用于洗涤活性炭表面吸附的无机盐和污垢;湿式氧化装置与所述清洗装置的排料口连通,用于将活性炭吸附的有机物氧化分解;蒸气装置与所述湿式氧化装置的排料口连通,用于通过高温蒸气去除活性炭内吸附的杂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活性炭再生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活性炭吸附饱和后无法继续使用,直接丢弃容易造成资料浪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活性炭回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活性炭再生系统。
背景技术
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所产生的盐制品含有微量有机物和其他杂质,不能直接应用于离子膜制烧碱。通常采用活性炭对上述盐制品进行吸附处理,得到可满足离子膜制烧碱的精制盐。但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当活性炭吸附饱和后则不能再进行吸附,若将吸附饱和的活性炭直接丢弃会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炭再生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活性炭吸附饱和后无法继续使用,直接丢弃容易造成资料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活性炭再生系统,包括:
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用于洗涤活性炭表面吸附的无机盐和污垢;
湿式氧化装置,与所述清洗装置的排料口连通,用于将活性炭吸附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以及
蒸气装置,与所述湿式氧化装置的排料口连通,用于通过高温蒸气去除活性炭内吸附的杂质;
所述清洗装置包括:
罐体;
喷淋组件,用于向所述罐体内喷射清洗液;以及
混合组件,转动设于所述罐体内,用于将活性炭与清洗液混合均匀;
所述湿式氧化装置包括:
壳体,具有气体出口、固体出口和液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液体出口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曝气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底部,用于向所述壳体内充入气体;以及
过滤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将活性炭与清洗液分离。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混合组件包括:
搅拌轴,转动设于所述壳体顶部;以及
第一搅拌叶,与所述搅拌轴连接,所述第一搅拌叶的自由端向所述罐体的顶部倾斜。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混合组件还包括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叶与所述搅拌轴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搅拌叶包括固定盘和设于所述固定盘上的柔性搅拌条,所述固定盘与所述搅拌轴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曝气组件包括:
第一曝气管,环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曝气管沿所述壳体的轴向设有多个;
连接管,沿所述第一曝气管的径向设置,所述连接管设有多个,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一曝气管连通;以及
第二曝气管,依次连通多个所述连接管,所述第二曝气管用于与外部气源连接,并向连接管输送气体;
所述第一曝气管、所述连接管和所述第二曝气管上均设有曝气孔。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滤网,所述滤网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滤网向下倾斜的一端位于所述固体出口的下方。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湿式氧化装置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永新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永新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472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口切换机构、风道结构和空调器
- 下一篇:空调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