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零件冲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47190.7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42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陶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昌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34 | 分类号: | B21D28/34;B21D28/26;B21D43/04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周冰香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零件 冲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零件冲压模具,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容腔壳,所述容腔壳的两侧表面开设有一体成型的间隔槽,所述间隔槽的内部内嵌固定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远离所述容腔壳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转动柱相连接,所述转动柱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为四角状,所述容腔壳的内部为空心;有益效果:将模具板通过入料口放入进容腔壳的内部,随后通过第一电机的作用,带动转动柱进行转动,这样转动柱即可带动转动板进行转动,转动板与凹槽孔相锲合,这样当转动板在转动时,即可通过凹槽孔的作用向前进行运动,保证冲压的顺利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零件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一般的冲压模具在使用时对零件的移动很不方便,特别是新手,进行冲压,会出现偏差,这样则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件冲压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零件冲压模具,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容腔壳,所述容腔壳的两侧表面开设有一体成型的间隔槽,所述间隔槽的内部内嵌固定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远离所述容腔壳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转动柱相连接,所述转动柱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为四角状,所述容腔壳的内部为空心,所述容腔壳的内部设置有模具板,所述模具板的两侧表面底端开设有若干一体成型的凹槽孔,所述凹槽孔与所述转动板的四角相匹配,所述容腔壳远离所述间隔槽的一侧表面开设有一体成型的入料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将模具板通过入料口放入进容腔壳的内部,随后通过第一电机的作用,带动转动柱进行转动,这样转动柱即可带动转动板进行转动,转动板与凹槽孔相锲合,这样当转动板在转动时,即可通过凹槽孔的作用向前进行运动,保证冲压的顺利进行。
优选的,所述容腔壳的上方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四角处固定设置有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底面中心处固定设置有打孔柱,所述顶板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打孔柱相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电机的作用带动打孔柱进行上下伸缩,这样即可对,模具板进行冲压的操作。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四角处固定设置有固定柱,所述顶板与所述容腔壳之间通过固定柱相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柱的作用,将顶板与容腔壳之间进行连接,而顶板与容腔壳之间的距离可根据需要自行调整固定柱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间隔槽的宽度大于所述转动板的最长边0.5厘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间隔槽的作用,可保证转动板在转动时,模具板不会来回的晃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一种汽车零件冲压模具,将模具板通过入料口放入进容腔壳的内部,随后通过第一电机的作用,带动转动柱进行转动,这样转动柱即可带动转动板进行转动,转动板与凹槽孔相锲合,这样当转动板在转动时,即可通过凹槽孔的作用向前进行运动,保证冲压的顺利进行。
2.该一种汽车零件冲压模具,通过第二电机的作用带动打孔柱进行上下伸缩,这样即可对,模具板进行冲压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昌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昌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471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