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相馏分收集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46621.8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85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姚雪静;孙文龙;齐桂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0 | 分类号: | G01N30/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台市中国(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馏分 收集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相馏分收集组件,其包括管体和内置于管体中的漏斗状收集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组件在保留普通收集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了制备液相连续单一组分的大量收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相馏分收集组件。
背景技术
新药研发和商品化涉及药物发现、药学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等诸多过程,整个生命周期中需要广泛使用制备液相技术进行目标物的分离纯化。在重要的制药实验室中,通常每套系统每天要纯化50–100种不同的样品。因此,面对如此多样、大量、珍贵的样品,制备液相系统能否高度自动化,对追求效率的纯化实验室至关重要。
制备液相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色谱柱将不同性质的组份进行拆分,然后通过六分收集模块将不同的组份通过参数设置进行不同的组份收集。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收集器具是玻璃试管、离心管、广口瓶等。标准配置的玻璃试管和离心管容量一般少于15ml或50ml,容量较小,虽然可以通过参数设置为当接收体积超过容器体积时自动切换至后续容器,但该操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顺序错乱的风险。而当接收容器改换为广口瓶等较大容器时其自定义参数设置操作较为繁琐,并且单次所能盛接组份数量受限。因此,需要一种液相馏分收集组件,解决大容量收集液相色谱仪的单一组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不改动原有设备硬件和软件设置的前提下,通过容器结构设计能够最大程度提升单一组分的盛接体积(原则上可以无限扩充),同时能保留原有设备的最大组份收集数量,对于多组分的连续大量收集具有很普遍的适用性。
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相馏分收集组件,所述组件包含管体和内置于管体中的漏斗状收集体,所述漏斗状收集体上沿与管体内壁连接,所述漏斗状收集体下部开口,为漏斗口,所述漏斗口下沿高于管体下沿。
进一步地,所述组件包含漏斗口堵头,所述漏斗口堵头可有效封堵漏斗口,在封堵后可实现收集液体不漏出。
进一步地,所述堵头可同时具有封盖管体下沿的管盖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组件进一步包括封盖管体上口的管盖。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下部管壁具有一缺口,所述缺口上沿低于漏斗口下沿。
进一步地,所述组件进一步包含连接所述漏斗口的液相馏分收集管,所述收集管连接所述漏斗口,并从所述缺口伸出,便于液相馏分收集。
进一步地,所述液相馏分收集管为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收集组件的制备材料为透明材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不改变原有设备的硬件配置和软件设置,保留了制备液相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设计了下方有可单独使用的漏斗口堵头,当需要扩充盛接容量时下方可以通过软管延伸连接至其他容器。原则上可以通过后端容器的体积扩充实现无限扩容,可实现液相连续多组分的大量制备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液相馏分收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液相馏分收集组件的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液相馏分收集组件使用漏斗口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液相馏分收集组件连接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2、漏斗状收集体;3、漏斗状收集体上沿;4、漏斗口;5、管体下沿;6、漏斗口堵头;7、管盖;8、缺口;9、缺口上沿;10、漏斗口下沿;11、液相馏分收集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466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模具加工设备
- 下一篇:电梯运动部件与可刮碰固定部件距离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