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震仪的外壳体保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45404.7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3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乾;施志坤;弓晓晓;李凯;普新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亚乾;施志坤;弓晓晓;李凯;普新凯 |
主分类号: | G01V1/18 | 分类号: | G01V1/18 |
代理公司: | 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6 | 代理人: | 幸伟山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震仪 外壳 保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震仪的外壳体保护结构,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方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与底座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外壳体由顶板和位于顶板四周且垂直于顶板板面的侧板组成的矩形壳体,所述底座的顶部中间通过安装座安装有地震仪,所述侧板的内壁均连接有防潮仓,多个所述防潮仓靠近地震仪的侧面均设有多个缓冲件和通孔,任一所述通孔位于相邻两个缓冲件之间,两个所述防潮仓的内部均设有吸潮垫,所述顶板的底部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内部中间连接有底部与地震仪顶部相接触的导热板,本实用新型具有抗冲击缓冲性能好、防护保护性能好、工作环境更加稳定、散热效果好等等优点,在地震仪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震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震仪的外壳体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地震仪是地震观测领域的常用仪器,可实现对地面震动信号的检测,目前地震仪在检测地震时,通常需要对其进行长时间的检测,而现有的地震仪外壳体,其防护保护性能较弱,抗冲击缓冲性能较差,导致地震仪搬运安装时极易造成地震仪本体发生晃动碰撞,从而影响地震仪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震仪的外壳体保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震仪的外壳体保护结构,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方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与底座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外壳体由顶板和位于顶板四周且垂直于顶板板面的侧板组成的矩形壳体,所述底座的顶部中间通过安装座安装有地震仪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内壁均连接有防潮仓,多个所述防潮仓靠近地震仪主体的侧面均设有多个缓冲件和通孔,任一所述通孔位于相邻两个缓冲件之间,两个所述防潮仓的内部均设有吸潮垫,所述顶板的底部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内部中间连接有底部与地震仪主体顶部相接触的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顶部延伸至顶板的顶部并连接有散热筋片,所述侧板的内部中间插设有隔热板,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脚,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空腔,多个所述空腔与支撑脚一一对应,且任一所述空腔的内部两侧连接有竖直向上的滑杆,任一所述支撑脚的顶端延伸至空腔的内部并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连接有多个竖直向上的弹簧,且多根所述弹簧的顶端均与空腔相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均套接于滑杆的外表面。
优选地,多个所述缓冲件等距分布于防潮仓的侧面,且任一所述缓冲件包括与防潮仓侧面相连接的弹性伸缩件,位于弹性伸缩件远离防潮仓一端、且与地震仪主体侧面相接触的弹性球囊。
优选地,所述卡板呈“冂”字型,且所述卡板与地震仪主体的顶部相适配。
优选地,两根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光滑,所述连接板与滑杆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呈“凵”字型,且所述安装座与地震仪主体的底部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巧妙地设置有安装座、缓冲件、支撑脚、空腔、连接板、弹簧和滑杆,而安装座与地震仪底部相适配,因此安装座可将地震仪进行紧固安装,避免地震仪松动,当支撑脚受到震动时,可通过连接板通过滑杆在空腔的内部进行上下滑动,而连接板上下滑动时对弹簧进行拉伸压缩,进而使弹簧对震动进行缓冲消除,避免震动传导至地震仪主体的底部,而由于缓冲件位于侧板的内壁,且包括弹性伸缩件和弹性球囊,因此当外壳体四周侧面受到冲击时,弹性伸缩件和弹性球囊可通过弹性形变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以此对地震仪主体进行缓冲保护,进而提高外壳体的抗冲击缓冲性能。
(2)本实用新型巧妙地设置有防潮仓、通孔、吸潮垫,便于防潮仓内的吸潮垫通过通孔对外壳体内的潮湿气体进行吸收,以此保证外壳体内的干燥环境,从而避免潮湿气体侵蚀损坏地震仪,提高外壳体的防护保护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亚乾;施志坤;弓晓晓;李凯;普新凯,未经陈亚乾;施志坤;弓晓晓;李凯;普新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454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