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备微液滴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41492.3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59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 发明(设计)人: | 程学勤;叶平;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山水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B01J1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赵琪 |
| 地址: | 518172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微液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流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微液滴的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包括压电陶瓷堆叠结构、压电基座、收集槽、腔体和针头;所述压电基座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开孔,在所述第一开孔处设置聚四氟乙烯薄膜;所述压电陶瓷堆叠结构位于所述压电基座的上方,且所述压电陶瓷堆叠结构与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接触;所述压电基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针头连接;在所述压电基座的水平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微滴相入口;所述腔体位于所述压电基座下方,且所述针头置于所述腔体中;所述收集槽位于所述腔体的下方。所述装置可以制备得到微球粒径可控的壳聚糖微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流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微液滴的装置。
背景技术
微滴的形成过程很直观的说明了微流体处理的复杂性。与表面张力有关的相对小的力在微滴形成过程中产生高度的非线性且对外部干扰异常敏感。从连续液相形成液滴,需要引入能量进而转换成微滴形成后的表面能量。根据外部输入能量类型的不同,微滴主动控制生成主要分为:热控制、磁控制、气驱/液驱控制和压电控制等。由于压电驱动具有很快的响应,一般可达200μs,所以对于压电主动激励制备微液滴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压电扰动的引入主要针对微流控芯片,但二维平面的微流控芯片技术所生成的微液滴经常与腔壁接触而变形,造成后续制备得到的微球不可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微液滴的装置和制备壳聚糖微球的方法。所述装置可以实现微球粒径可控。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备微液滴的装置,包括压电陶瓷堆叠结构5、压电基座1、收集槽8、腔体7和针头9;
所述压电基座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开孔11,在所述第一开孔11处设置聚四氟乙烯薄膜2;
所述压电陶瓷堆叠结构5位于所述压电基座1的上方,且所述压电陶瓷堆叠结构5与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2接触;
所述压电基座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孔12;
所述第二开孔12与所述针头9连接;
在所述压电基座1的水平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微滴相入口6;
所述腔体7位于所述压电基座下方,且所述针头9置于所述腔体7中;
所述收集槽8位于所述腔体7的下方。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座3和固定支架4;
所述固定支架4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3和压电基座1连接;
所述压电陶瓷堆叠结构5通过固定座3和固定支架4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压电陶瓷堆叠结构5包括带螺纹底座13、同轴电缆14、不锈钢外壳15、预紧机械结构17、压电陶瓷16和移动端18;
所述压电陶瓷堆叠结构5与固定座3通过带螺纹底座13连接;
所述同轴电缆14与压电陶瓷16连接;
所述移动端18与压电陶瓷16连接;
所述预紧机械结构17位于所述不锈钢外壳15的底部与移动端18连接,实现移动端18的振动。
优选的,所述压电陶瓷堆叠结构5通过同轴电缆14电信连接有参数控制模块19;
所述参数控制模块19与所述压电陶瓷堆叠结构5之间依次设置有信号发生器20和功率放大器21。
优选的,所述参数控制模块19还与所述微滴相入口6电信连接;所述参数控制模块19与所述微滴相入口6之间设置有微量注射泵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山水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山水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414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发动机支架
- 下一篇:一种可折叠的电脑机箱缓冲包装纸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