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二氯乙烷的乙烯利酸解工艺废水连续预处理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40443.8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27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季盛;王清;杨华东;季国尧;徐继华;王闯洪;邓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东湖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3/36;C02F101/36 |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氯乙烷 乙烯 利酸解 工艺 废水 连续 预处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二氯乙烷的乙烯利酸解工艺废水连续预处理设备,包括工艺废水池,蒸汽发生装置,并列设置的内置大孔树脂的树脂塔和树脂塔二,废水处理装置,脱附液接收槽;本实用新型在工艺废水池与废水处理装置之间设置内置大孔树脂的树脂塔,树脂塔内的大孔树脂可以有效的吸附二氯乙烷,使工艺废水中的AOX(可吸收卤化物)达到国家污水排放的标准。并列设置的树脂塔和树脂塔二可以交替吸附和脱附二氯乙烷,实现对含二氯乙烷的乙烯利酸解工艺废水的连续不间断预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艺废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含二氯乙烷的乙烯利酸解工艺废水连续预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二氯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是C2H4Cl2,分子量98.97,是卤代烃的一种,常用EDC表示。二氯乙烷有两种异构体,如果无特别说明一般指1,2-二氯乙烷。二氯乙烷外观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难溶于水,在室温下是无色有类似氯仿气味的液体,有毒,具有潜在致癌性,主要用作氯乙烯(聚氯乙烯单体)制取过程的中间体,合成上常作溶剂,也用作蜡、脂肪、橡胶等的溶剂及谷物杀虫剂。
乙烯利的工业化合成路线以三氯化磷和环氧乙烷为起始原料,在低温下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亚磷酸三(2-氯乙基)酯,然后加热发生自身重排反应得到2-氯乙基膦酸二(2-氯乙基)酯,最后在加热条件下与HCl发生酸解反应得到乙烯利。其反应方程式为:
上述乙烯利工业化生产的酸解工序中,产生大量含二氯乙烷的工艺废水。二氯乙烷是高毒物质,对大鼠经口致死中量(LD50)为770mg/kg,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是0.01%,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较大。上述乙烯利酸解工序产生的工艺废水中含二氯乙烷浓度一般为2500ppm至3500ppm,最高可达8000ppm。由于二氯乙烷毒性较大又不易于生化降解,同时为了控制废水排放的AOX(可吸收卤化物Absorbable Organic Halogen)指标,所以含有二氯乙烷的工艺废水在进入废水处理装置之前必须先对二氯乙烷进行预处理。现有含二氯乙烷工艺废水的预处理方法通常为汽提法,即将含有二氯乙烷的工艺废水经过汽提塔,将二氯乙烷与水的共沸物从塔顶分离出来,汽提塔底部出来的废水含二氯乙烷为150ppm左右,该方法能耗大,耗时长,汽提效率低,汽提完成后,废水中二氯乙烷的浓度仍有150ppm,不能确保废水中AOX稳定达标排放。
基于此,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二氯乙烷的乙烯利酸解工艺废水连续预处理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二氯乙烷分离效率低下,耗能大,耗时长,废水中二氯乙烷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含二氯乙烷的乙烯利酸解工艺废水连续预处理设备,包括工艺废水池,蒸汽发生装置,内置大孔树脂的树脂塔,废水处理装置,脱附液接收槽;所述的树脂塔上部通过阀门一和管道一与工艺废水池连接相通,所述的管道一上还设有变频泵一;所述的树脂塔上部通过阀门二和管道二与蒸汽发生装置连接相通;所述的树脂塔底部通过阀门五和管道三与废水处理装置连接相通,管道三上还设有变频泵二;所述的树脂塔底部通过阀门六和管道四与脱附液接收槽连接相通,所述的管道四上还设有冷凝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东湖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绍兴东湖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404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验室尾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机线圈绕组的温度测量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