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线退火线圈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40292.6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76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侯志磊;朱张泉;王吉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7/08 | 分类号: | H01F27/08;H01F27/3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 地址: | 31183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退火 线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线退火线圈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线圈退火结构浪费电力,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处理,热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其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退火线圈,所述的每个退火线圈上均设有循环冷却装置;通过串联连接的线圈结构可使电压电流分配更加合理,达到更好更均匀的加热效果,同时设计了每个线圈单独的循环冷却装置,可提高线圈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管生产在线退火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在线退火线圈结构。
背景技术
高频退火设备是将产品置于通交流电的感应线圈中,在其表层产生的感应电流由于焦耳效应而加热产品表面。高频退火设备具有加热速度快、加热均匀、能耗低、环保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各行业。
随着在社会发展中,对于环保的考虑越来越突出,采用线圈进行在线退火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如何保证保证良好的冷却效果,如何降低电力的损耗、以及如何最大程度的利用电力,是采用线圈退火需要考虑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线退火线圈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线圈退火结构浪费电力,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处理,热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线退火线圈结构,其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退火线圈,所述的每个退火线圈上均设有循环冷却装置。
优选的;所述的退火线圈包括两种形式,第一是左旋式,第二是右旋式。
优选的;所述的左旋式退火线圈和右旋式退火线圈依次交替串联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退火线圈采用空心管螺旋缠绕制成。
优选的;所述的循环冷却装置采用水冷冷却。
优选的;所述的循环冷却装置包括进水端盖以及出水端盖,所述的进水端盖与出水端盖的分别连接退火线圈上空心管的两端,所述进水端盖上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出水端盖上连接有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采用软管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每个退火线圈的两侧设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夹紧在退火线圈的两侧,所述的固定板为绝缘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空心管的直径为16-19mm。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了采用串联方式连接的退火线圈,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将线圈设计成不同的缠绕方式,分为左旋和右旋两种旋转形式,便于串联的连接以及循环冷却装置的布置,退火线圈采用空心管缠绕制成,在使用时,由于电电流的作用,线圈本身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此时通过采用进水管向空心管内通入循环冷却水可以带走线圈自身热量,避免长时间使用造成过热对线圈的损害,通过将需要退火的产品放入退火线圈缠绕形成的内孔中,线圈在其内部会形成穿过产品表面的感应电流,进而根据焦耳效应形成加热效果,实现在线退火工艺。
综上所述,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通过串联连接的退火线圈,可以更好的匹配电压电流比,使加热更为均匀;
2、通过设计循环冷却装置可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线圈的过热,提高使用寿命以及加热效果;
3、采用退火线圈进行加热,加热均匀,环保;
4、在线退火工艺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退火线圈右旋结构俯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402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油减振器生产用注油孔开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SAR雷达信号模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