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级粉碎的树脂粉碎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38821.9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82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赵西杰;王刚;杨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凯翔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3/10 | 分类号: | B29B13/10;B02C4/08;B02C4/40;B02C1/00;B02C18/12;B02C23/16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康丹娜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粉碎 树脂 粉碎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粉碎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多级粉碎的树脂粉碎机,包括机箱和固定柱,所述机箱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机箱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机箱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一号转轴,所述一号转轴与机箱转动连接,所述一号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与副齿轮啮合,所述副齿轮固定连接在二号转轴上,所述二号转轴与机箱转动连接,所述一号转轴下方设有一号挡板,所述一号挡板,左下方设有二号挡板,所述一号挡板与二号挡板均固定连接在机箱内部,本实用新型可以对粉碎辊上残留的树脂进行清理,通过多级粉碎,保证了粉碎的质量,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级粉碎的树脂粉碎机。
背景技术
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广义上的定义,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高分子化合物都称为树脂。
现有的树脂粉碎机往往粉碎效果差,不能对固体树脂有效的粉碎,导致粉碎后的树脂很难达到使用标准,不能有效的利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处理,增加了粉碎的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多级粉碎的树脂粉碎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级粉碎的树脂粉碎机,包括机箱和固定柱,所述机箱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机箱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机箱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一号转轴,所述一号转轴与机箱转动连接,所述一号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与副齿轮啮合,所述副齿轮固定连接在二号转轴上,所述二号转轴与机箱转动连接,所述一号转轴下方设有一号挡板,所述一号挡板,左下方设有二号挡板,所述一号挡板与二号挡板均固定连接在机箱内部,所述二号挡板上端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两侧与限位块滑动连接,所述二号挡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导料口,所述导料口下端设有进料槽,所述进料槽开设在粉碎箱顶端,所述粉碎箱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与机箱内部底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所述机箱内部上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毛刷,所述一号转轴和二号转轴在机箱内部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粉碎辊,工作时,通过粉碎辊的转动,对固体树脂进行一次粉碎,将其破碎成小块,通过毛刷可以有效的对粘黏在粉碎辊上的树脂进行清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所述二号挡板斜面上固定连接有导料板。工作时,通过导料板的限位,可以将粉碎辊粉碎后的树脂引导至压板下端,来准备进行第二次粉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升降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中间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机箱外侧固定连接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三号转轴,所述三号转轴上端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与转杆转动连接。工作时,通过启动二号电机,带动三号转轴上固定连接的凸轮转动,使凸轮对下端转动连接的转杆下压,使转杆下端的升降板通过连接杆带动压板对树脂进行二次粉碎和挤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二号挡板上固定连接有筛板,所述筛板与进料槽在同一竖直方向。工作时,当树脂进过二次粉碎和挤压后,当尺寸小于筛网的孔径时,会通过导料口落入进料槽下的粉碎箱中,进行第三次粉碎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粉碎箱下端固定连接有三号电机,所述三号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四号转轴,所述四号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粉碎刀片,所述粉碎箱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口。工作时,通过启动三号电机,带动四号转轴转动,使四号转轴上固定连接的粉碎刀片转动,对经过二次粉碎后的树脂进行第三次粉碎。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凯翔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凯翔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388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