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井局扇自动启动防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38120.5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77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彭敏杰;刘亚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兴业集团融冠矿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21F17/1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袁士林 |
| 地址: | 026300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井 自动 启动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井局扇自动启动防护装置,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一氧化碳检测仪、感应开关、局扇,所述一氧化碳检测仪下部的进气管外侧设置有防护机构,该防护机构包括与进气管上部螺接固定的内套体,所述内套体的外侧固定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储水壳体,所述内套体延伸到储水壳体内且与外壳体形成环形腔,所述外壳体的外侧设置有与环形腔连通的连接口,本实用通过在井下自动检测一氧化碳的一氧化碳检测仪下部设置防护机构,可以保证进入一氧化碳检测仪的进气管内的空气简为干净,能防止进气管堵塞,保证一氧化碳检测仪的正常使用,安全性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有毒气体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井局扇自动启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矿山井下爆破频次较多,作业面每次爆破后,需要进行局部通风,加快炮烟排出速度,减少通风时间。而开启局扇有时候需要进入炮烟区域,开启局扇作业人员可能炮烟中毒,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有时需要对作业地点进行炮烟浓度检测,然后延长通风时间。为了减少炮烟中毒事故,保证局扇正常开启,对局扇进行了技术改造,增加一氧化碳检测仪感应一氧化碳浓度通过感应开关控制局扇自动启动,减少安全隐患,但是由于矿井爆破后内部粉尘较大,在一氧化碳检测仪工作时粉尘进入量较多,会将一氧化碳检测仪的进口堵塞,影响一氧化碳检测仪的检测精确度,安全隐患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井局扇自动启动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矿井局扇自动启动防护装置,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一氧化碳检测仪、感应开关、局扇,所述一氧化碳检测仪下部的进气管外侧设置有防护机构,该防护机构包括与进气管上部螺接固定的内套体,所述内套体的外侧固定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储水壳体,所述内套体延伸到储水壳体内且与外壳体形成环形腔,所述外壳体的外侧设置有与环形腔连通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安装有导气扇。
优选的,所述储水壳体处在进气管下部5mm-8mm。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与内套体的间距为5mm-10mm。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通过在井下自动检测一氧化碳的一氧化碳检测仪下部设置防护机构,可以保证进入一氧化碳检测仪的进气管内的空气简为干净,能防止进气管堵塞,保证一氧化碳检测仪的正常使用,安全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连接示意图;
图中:一氧化碳检测仪1、感应开关2、局扇3、进气管4、内套体5、外壳体6、环形腔7、储水壳体8、连接口9、导气扇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矿井局扇自动启动防护装置,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一氧化碳检测仪1、感应开关2、局扇3,所述一氧化碳检测仪1下部的进气管4外侧设置有防护机构,该防护机构包括与进气管4上部螺接固定的内套体5,所述内套体5的外侧固定有外壳体6,所述外壳体6的底部设置有储水壳体8,所述内套体5延伸到储水壳体8内且与外壳体6形成环形腔7,所述外壳体6的外侧设置有与环形腔7连通的连接口9,所述连接口9安装有导气扇10。
所述储水壳体8处在进气管4下部5mm-8mm。
所述进气管4与内套体5的间距为5mm-10mm。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井下爆破产生的烟雾扩散在空气中,当一氧化碳检测仪1检测到局部空气一氧化碳浓度超过0.0024%(即24个ppm),感应开关2打开,接通电源开关,自动开启局扇3减少人员疏忽造成的炮烟中毒事故,减少安全隐患,确保井下安全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兴业集团融冠矿业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兴业集团融冠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381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